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从古传承至今,保存着许多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节日。那么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重阳节的节日意义是什么?重阳节的别称有哪些?下面心纪奠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如果感兴趣的话就一起看下去吧。
重阳节的主要风俗
重阳节是秋天的节日,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在节日期间,人们会参加各种各样的风俗活动,那么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
赏菊
重阳节的时候是是菊花开放的最佳时间,也是赏菊的好时候,现代生活十分的浮躁,所以人们纷纷效仿晋代世人陶渊明,隐世与菊为伴,而赏菊习俗也是从此刻流传于世。
登高
重阳节的时候不仅是菊花开放的好时候,而且此时秋高气爽,最是适合登高远望。自古代起,民间就有重阳节登高的传统,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插茱萸
茱萸味浓,有驱虫的作用,古人认为在重阳节的时候插茱萸能够祛除疾病、庇护身体。
喝菊花酒
菊花的食用价值很高,不少人还会将菊花酿进酒里,做成香甜可口的菊花酒,重阳节的时候用自制的菊花酒来招待客人,也是别具一番风味。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叫花糕、菊糕、五色糕,外形上没有固定的形态,可以根据心意随意变换,宽泛来说,各地吃的松软糕类都可以称之为重阳糕。
这一天是敬老的日子,也是中国部分人的祭祖大事,也就是广东人所说的“拜太公山”。这一天对于家族的人来讲是一年最重要的日子,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
除了传统的祭祀方式,重阳节还有网上祭祀,即使重阳节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归家祭祖,也能参与祭拜,还可以邀请亲友一同参与,那么如何网上祭祀?
以心纪奠祭拜祈福公益平台为例
1、请点击上方按键“免费建馆”,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建立纪念馆。
2、填写逝者资料信息,可以邀请微信好友,一同书写生平事迹,上传照片。
3、进入纪念馆后,选择祭品,如冥币、香箔等,即可祭拜祈福。
重阳节的节日意义
重阳节承载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早在唐代,就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一直沿袭至今,那么重阳节的节日意义是什么?
1、敬祖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节日。据秦汉时期,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之后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2、敬老
九九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自然容易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西汉时候人们就开始在此时设宴求寿。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这可以说是重阳节在新时代中国的新表现形式,将重阳节的意义,从先人转向了今人,从历史转到了当下。
3、孝道
对于重阳节的意义,将中华敬老传统加以深化和外延,发见的正是作为中华传统根本之一的孝道。你的父母或长辈也许还没成为老人、不需要敬老,但孝道却仍然需要。一个人所受恩惠莫重于父母,父母是生养我们的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谓五常,是家庭和睦兴旺的根本。然而因中国近代的衰败,今人将古代的一切思想视为封建思想,称不适用于今世。于是不讲孝道,导致很多老人无人赡养,并引起诸多社会及国家问题。
重阳节的别称
重阳节有着浓厚的历史渊源,在历史的发展中,重阳节也衍生了众多的别称,那么重阳节的别称有哪些?
女儿节
民俗专家萧放在其所著的《重阳节俗漫话》一文中提到,九月初九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吃菊糕的日子。在这一日,无论是家中父辈或者是兄弟,都得亲自上门去接嫁出去的姑娘,以示看重之意。间接告知婆家姑娘是有娘家做靠山的,万不可欺负了去。俗语道:“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接女儿,吃菊糕,所以重阳节在一些地方又被叫做“女儿节”。
茱萸节
九月九日之所以佩戴茱萸,甚至会被称作“茱萸节”,一方面是因为茱萸中的很多品种都有药用价值,比如山茱萸和吴茱萸。山茱萸是我国传统中药材,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的功效。《药性论》中记载山茱萸可以“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而吴茱萸则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的功效,《名医别录》中记载吴茱萸“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除此之外,吴茱萸还有特异的香气。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有九月九日身插茱萸或者佩带茱萸香囊的传统习俗,
赏菊节
汉代时期,人们在九月初九这一天所饮的酒,并不一定就是菊花酒。因为菊花和这一天开始有了联系,是因为陶渊明,而他是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陶渊明钟爱菊花和酒,他的诗文中不乏赏菊饮酒的诗句。也是因为他,偏爱附庸风雅之人,也会在九月初九这一天赏菊花。因此,这一天也被叫做“赏菊节”。
重九节
汉代中期以后,儒家阴阳说开始出现。《易经》认为六为阴,九为阳,九月初九即为重九或者重阳日,所以重阳节还有“重九节”这么一说。
登高节
其实早期是没有重阳节这个称呼的,人们只是把九月初九这一天当作一个特殊的节日对待。民间风俗里的登高、插茱萸、赏菊等都是这一日的标配。所以九月九日这一天,在没有形成固定称呼“重阳节”之前,还有“登高节”的别称。
关于重阳节的常见问答
网友问:重阳节有戴茱萸的传统习俗,重阳节的茱萸是什么?
心纪奠答: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佩茱萸,中国岁时风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戴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网友问:重阳节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登高祈福,重阳节也是登高节吗?
心纪奠答: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可见重阳节的活动与登高是密不可分的。古人认为重九有灾,登高可以避祸免灾。重九有灾的说法与玄理有关。古人认为九是数之极,到了尽头自然要归一了。在卦卜数术中,九是代表由盈转亏、由盛转衰的不吉利数字,九九更是大大不吉利,必有灾祸降临,因此最好登高避灾。撇开这套玄理不说,其实九月天高气爽,正宜登高远眺,借此机会爬爬山、锻炼一下身体,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据西汉《长安志》说,汉代京城长安近郊有一小高台,每年重九等节日,都有很多人登上高台游玩赏景,简称登高。魏晋时,登高活动已较普遍,范围扩大到登山。为了登山方便,晋末诗人谢灵运还自制了一双登山的木屐,前后装有铁齿,上山时装后齿,下山时装前齿,甚为方便,人称谢公屐。它是我国最早的登山鞋,为后人广为使用。由于登高是古代一项极为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户外体育活动,所以流传至今。
照片会泛黄,手机会坏会丢失,头脑中的记忆会日渐模糊,为逝去亲人在心纪奠创建一个永久免费纪念馆。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和敬畏。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