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为大家讲述除夕的别称、除夕祭祖的方式、除夕和春节的区别以及关于除夕的别称的问题解答等内容,详细明了。看完心纪奠的这篇除夕的别称的内容后希望能更好的帮助你了解更多的有关除夕别称的知识。
除夕的别称
我们通常会喊除夕为大年三十,除夕也就是年关,腊月最后一天了。其实除夕除了年三十还有其他的别称,你知道有哪些呢?下面心纪奠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了解除夕的别称是什么吧。
除夕通常又被称作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春节的前一天,有人称之为“年三十”,是从时令上讲的,而称之为“除夕”则另有讲究。“除夕”源于先秦的“逐除”。除夕在古代有许多雅称,如,除傩(现在有闽南“傩戏”)、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除夕守岁与春节贺岁都是万事吉祥,共同美好的祝福《吕氏春秋》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病之鬼”,这便是“除夕”的来由。而最早提及“除夕”这一称谓的,是见之于两晋的《风土记》。
除夕祭祖的方式
除夕大家有没有去祭过祖呢?相信很多人都去过,但是具体的祭祖方式可能就一知半解了,因为都是大人长辈在做。那心纪奠就来告诉大家除夕祭祖方式有哪些。
祭祖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各地礼俗不同,祭祖形式各异。
1.家中祭祖
大多是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点上香烛,倒上美酒,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以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
2.上坟祭祖
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山西吕梁山区有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他们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已故亲人的哀思。
3.网上祭祖
除夕祭祖除了家中祭祖和上坟祭祖外,如今又多了一种新祭奠方法——网上祭祖。网上祭祖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祖宗和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心纪奠在这方便就做得很不错,心纪奠平台方便那些无论是除夕还是其它节日不能亲自祭祖或身在远方的亲人们,为他们提供便捷,让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祭祖,表达思念缅怀之情。
除夕和春节的区别
时常会听到有人把除夕和春节弄不清楚,那么除夕和春节有什么不同呢?除夕和春节的区别在哪呢?下面心纪奠就为大家讲解除夕和春节的区别。
广义的春节包括正月和除夕,过年、大年三十、大年夜、除夕都是指同一天。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指的是大年初一,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大年夜就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通常设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为大年三十。这一天在古时候称为“岁除”,又叫“除夕”。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往往通宵不眠,俗称守岁。
春节俗称“年节”,古称“元旦”。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民国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传统的、民俗的、真正的“年”,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在“二月二龙抬头”为收尾,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由于春节与大年紧密连接在一起,再加上时代的需求,所以,慢慢地人们将这两个传统节日合二为一了。
关于除夕的别称的问题解答
网友问:每年的阴历最后一天都叫作大年三十,那为什么大年三十又叫除夕?
心纪奠答:
“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
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年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网友问:为什么大年三十叫除夕?大年初一叫春节呢?有哪位知道的么?麻烦说一下,谢谢。
心纪奠答:
除夕: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
周秦时期,一年将尽之时,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义谓旧岁至此而除夕,新岁自明晨开始,有除旧布新之吉兆。
春节:大年初一,一般指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为古代中原地区的汉文化节日,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如果你对本文感兴趣的话,可以尝试点击下方按键“创建纪念馆”,为逝者进行祭奠。心纪奠是一款公益平台,支持云端祭扫、免费试用、永久保存。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