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祭奠-网络祭拜网上祭扫-线上祭祀扫墓-网上祭奠平台心纪奠

创建纪念馆成功
纪念馆创建成功,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即可查看&完善纪念馆,追思亲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或长按二维码保存后关注公众号领取纪念馆

该烈士陵园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北宅村神山路,园内松柏苍郁,肃穆庄严。纪念碑用汉白玉石块砌成,烈士陵园内清泉奇石,苍松翠柏,果树成林,风景秀丽。主要建筑有烈士纪念塔、烈士墓区、革命烈士纪念馆、抗战斗争事迹陈列馆、烈士骨灰堂。整个建筑宏伟壮观,肃穆庄严。该烈士陵园是省级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省国防教育基地、入选民政部烈士纪念设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161

个网上墓园

5942

人参与祭奠

快速创建纪念馆
获取验证码
免费建馆
创建纪念馆成功
纪念馆创建成功,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即可查看&完善纪念馆,追思亲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或长按二维码保存后关注公众号领取纪念馆
  • 爱在细节
    五年来无微不致地照看着她的孙女,照顾着这个小家庭。平日工作繁忙、基本上早上6点起床,中午12点回家,晚上23:00查夜后入睡。偶尔也忙里偷闲,睡懒觉,但我的这个“偶尔懒觉”使母亲慌了!有一天早上,母亲焦虑敲我卧室门:儿子,不舒服吗?怎么不起床?外出应酬,更是母亲担心的时候,她知道我酒量欠佳,逢场必醉,超过22:00时,就一定接到母亲的提醒电话,也因为母亲的时常提醒,我喝醉酒的概率大大减少了。
  • 委屈自己成全孩子
    第三章:善解人意, 善意谎言,委屈自己,成全子女。 母亲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人。那年,老四前一天还与母亲到河堤放牛群,母女俩摘下树叶席地而坐,互相偎依,无话不说,那场景多么温馨啊!父母都觉得老四是最体贴、最富亲和力的孩子,老四也确实如此。第二天老四不辞而别南下广东,母亲悲痛不已,一个人默默地来到昨日摘下的树叶边,静静地坐着,抚摸着这些叶子发呆,好想回到昨天的亲切谈心,可是母亲很快清醒过来,自言自语道:孩子已经长大,孩子有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老五去武汉,老六下南宁……母亲既不舍又祝福! 1999年,我以全校第六名的好成绩(我标准分为624分)考上本科(那时本地高中能上本科的人屈指可数,大部分学生只能上专科、中专),母亲高兴极了,这一喜讯洗涮了母亲十多年来的忍辱负重,终于挺起腰板对我说:你奶奶在你幼儿时对你的愿望——改写曾祖、祖辈、父辈文盲的历史,今天现实了。 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家里出了大学生!办理户口转移和“转粮油手续”后,就筹备南下南宁。四年虽是一瞬间,但每月的生活费使我度日如年,这四年是父母特别含辛茹苦的四年时光。通过父母的多渠道借钱,自己的勤工俭学以及助学贷款(应该是第一批助学贷款),终于完成四年的求学生涯。 2003年6月2日顺利毕业后去县外一所高中供职,虽然也还没有在父母身边,但已回到河池市境内,父母感觉离孩儿不远了,而且更欣慰的是孩儿可以“领工资了”——这是多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的奋斗目标呀!第一个月工资发放时,我给家里买了一台家用碾米机、碎粉机,母亲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农闲时还自编自唱着山歌表达自己的幸福。 一旦学校放假,不管长假短假,我都第一时间赶回家,因为回家父母很高兴,既使空手回来,也要尽快到家(一直到现在我依然有这个习惯),后来工作需要,连年带高三的原故,回家返校来去匆匆。“回家——高兴,离家——痛苦”,成了假期两头父母两种鲜明的心情对比。离家前夕,父亲往往可怜地说,再住一天可以吗?母亲知道我将收假返校了,就默默地装好大米(母亲说,该省钱则省,不用花钱买大米,家里大米比市面的大米好吃),并且熬夜包粽子以备我路上用餐和与同事分享家乡特产,第二天一大早,两老肩扛大米袋,手提粽子包,小跑着跟在我后面一起来到村口侯车。离别伤情写在父母脸上,“什么时候放假?努力工作!记得把东西拿好……食物放冰箱”等等等,伴随车子的远去,父母的唠嗑话语还回响在耳畔。 世间所有的爱是为了聚集,唯有母爱是为了离别。母亲培养、鼓励孩子成长成才,成家立业,为了孩子的幸福着想,又忍痛并乐意让孩子远离自己去追求梦想。母亲很想孩子们都在她身边,但又希望孩子们都能远走高飞,每逢节假,对于不能回家探亲的妹妹,母亲虽然很想念但又不想耽误她们家庭工作,通过电话或微信视频强装欢颜说道“我很好,不用回家,安心工作,善待家公家婆,当好儿媳妇。你通过视频看见我了,不用回来”。母亲曾被切割机切破手指住院、曾摔跤被水泥砖撞破小腿……血淋淋的场面,姐夫、姐姐第一时间送母亲到医院,在医院检查清洗时,我都不忍心看,可以说惨不忍睹,个中滋味可想而知,母亲强忍苦楚接受医生手术,我紧握母亲臂膀想给母亲力量和勇气,其实我自己早已陷入恐惧之中。“不要告诉远方的妹妹,我现在好多了”,母亲无数次“善意的谎言”给孩子们安心工作,给自己一个人承受痛苦!不管煮什么饭菜,母亲从挑食,都说“好吃”,从不对子女有要求……如今我都不知道母亲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 孩子上学、上班、结婚辞别老家之时,父母一定陪同到村前路口候车(那时我们还没有私家车),在候车其间,母亲不但把离别之痛埋在心里,而且不断提醒孩子:“我和你父亲身体很好,不用挂念,到达目的后打电话回来报平安”,儿行千里母担心,上了班车,车子行驶了很远,回头遥望依稀看见父母还在村口望着车子离开方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衣服扣子经洗衣机泡洗后,经常出现松动或脱掉现象。母亲会一件件检查,一针一线缝好、钉紧、加固,特别在我出差前夜,母亲更是加班加点检查、缝补行李包、衣服扣子,然后再三交代拿好手机、钥匙,再问问随同人员、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有些衣服早就过时废弃于衣柜中,母亲也精心缝补,常说,还可以穿,至少可以居家穿,别轻易丢掉,拿回老家换洗。果不其然,细雨连绵的雨季,衣服时常难以晒干,证实了母亲的预言——不要轻易丢掉,可以换洗,母亲帮我缝补的旧衣服在雨季的日子全部派上用场,尤其回老家整理物品,做做卫生或外出帮忙农活,都需要母亲曾整理好的旧衣服。 2011年5月27日我有幸调回本县工作,见父母次数多了起来,2017年先后买房、买车,孩子也诞生了。父亲基本上居老家的多,偶尔也来县城跟我们居住一两周,后来多次要求,父亲也来长住,再后来,父亲又回老家……有时也来县城……母亲一开始就一直担任“保姆
  • 借钱
    回到家后再多方东拼西凑,再加上贷款所得,基本筹足8000元,过两天,我和父亲带着这么多现金前往宜州。临走前,母亲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终于筹足金额,担心的是携带现金的安全问题,母亲千叮咛万嘱咐,特地连夜一针一线缝一个装钱布袋然后扣在我内衣里面……
  • 生育不易,养育困难,教育艰难
    曾几何时,有老板来龙岩收购杨梅皮,全村就有部分人都加入这个浩浩荡荡的找杨梅皮队伍中来,队伍成员当然少不了母亲,凌晨两三点,就起床,炒好糯米饭,用旱藕叶包好,备好口袋、扁担、柴刀,打火把,往茶山村的崇山峻岭走去,两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天还没有亮,再休息半个小时,各人就开始各奔东西,各显神通,深入山谷,爬上山顶,哪里有杨梅树,那里就有人去砍伐,荒山野岭上,,砍树声此起彼伏,砍下来后,用柴刀或石头敲破树皮,捡皮块装袋,挑下山坡,一路奔跑,晚上19:00左右才回到家,然后趁太阳天晒干,最后可以“上市”换钱。大姐、老三都曾经加入这个队伍,而且老三善于寻找杨梅树的经历得到大伙的赞扬,我就参加一次,那天偏偏下雨,大伙幽默说到“你不是找杨梅皮的料,这几天都不下雨,今天你来就下雨,上天不想给你干这行的!”后来我几乎不参加了,但都于下午16:00时到半路(温洞屯)接替母亲挑担。 在家庭教育的漫长道路上,都说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确实如此,父母想尽各种办法,绞尽脑汁,以身作则,我们的兄弟姐妹在成长的人生旅途上被父母的言行举止耳濡目染,母亲照顾家庭一家老小的耐心、忍让和细致、精致给我们很大的心灵启迪;母亲勤俭节约,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点点滴滴无不如雨露般滋润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精神的觉悟。对自己孩子求学路上的各种挫折,母亲总是引经据典(外公传授给母亲的故事)娓娓道来,使孩子们心服口服,迷途知返,刻苦读书,奋发图强,迎难而上。一言蔽之,母亲教育的绝招就是“鼓励、举例、肯定、乐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我,每当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常常想起当年母亲给的“心灵鸡汤”。相对母亲而言,父亲更多的则是“高标准,严要求,强规范,细节与格局并举”,在慈母“唱白脸”和严父“唱黑脸”软硬兼施,儒法结合的悉心引导、点拔下,我们兄弟姐妹不断茁壮成长。有人说“棍棒之下出孝子”,每当看见小伙伴因犯错误被父母责骂鞭抽时,我既同情小伙伴又庆幸自己——父母从来不鞭打我们,既使自己犯了不小的错误,父母也不动用“武力”,而且父母自己先流泪,总是动之以理,更晓之以情……养育路上艰难险阻,成长路上的阴晴阳缺,父母都“不以己悲,不以物喜”,用无声的行动和有声的劝告指明孩子前进的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母亲特别擅于做村里老人的思想安慰工作,母亲凭着自己的真诚、情感和耐心给一个个精神困惑、家庭不和的老人指明了老人的生活方向。父母很崇拜教师,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到圩日或逢年过节,父母都邀请村校老师到家中座谈,村校校长刚开始婉言谢绝,但在父母的热情真情邀请下,老师们就盛情难却,尤其新调来的老师(如卢老师)被父母的举动感动不已。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故吧,父母从小都是孤儿,接受学校教育太少,因而对教育、对教育者、对知识的有强烈地渴望,所以很想接触老师,向老师取经,后来村校的领导老师逐渐成为父母的朋友。也因为父母的愿望,我们6个兄弟姐妹中就有3人走上三尺讲台,甘为人师,传道解惑:另外3人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惠政策下,自谋职业并初具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母亲还特别擅于做村里各类家庭的思想调解和安慰工作,母亲凭着自己的真诚、情感、耐心和公正、公平的精神给一个个精神困惑、家庭不和的老人和婆媳矛盾的家庭指明了的生活方向。 那个年代,以读中专、中师尽快走出农门吃皇粮为荣。1995年,我因临场发挥不佳而只能上高中,父亲有几分失落,但母亲却很乐观地安慰说:上高中也好,以后上大学回来当高中老师(母亲预见很准确,后来几经波折当上高中老师),临近开学,卖了家里仅有的一头猪,再把稻谷加工成大米拿去龙岩街销售(记得大姐有一天连续碾了1000多斤稻谷,往返挑米担糠,汗流夹背,疲惫不堪,碾米机都发热了,碾米加工处老板深受感动:减免了100斤的加工费),然后大姐于第二天送我去高中。 还记得1998年,老三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师,校方要求一次性先预支8000元!8000元对于那时我们家而言近似天文数字呀!当晚父母彻夜不眠,第二天天还未放亮,母亲就登门向其堂兄(小学老师)求助,哀求其堂兄担保方可在龙岩信用社办理贷款,但能借贷的仅仅4000元,还有4000元去哪里找?母亲急中生智,计上心来,立即建议父亲去县城找一位供职于农行的老朋友(曾于80年代供职在龙岩信用社),当天我和父亲马上前往县城,因几十年不联系,到一桥头后四处打听才找到其住所。当晚带着一头香猪上门拜访说明来意,在其家吃香猪宴并住一晚。但因各种原因没有借到任何款数。 万分失望之余,于第二晚去邮政局找表哥。记得那晚很晚了,当我敲开表哥大门时,表嫂热情迎面开门,表嫂马上打电话给表哥,表哥邀请父亲和我去外面大排档吃饭。在吃饭当中父亲说明来意,表哥也很为难,表哥借其办公室人员得500元交给父亲并安慰父亲回去跟板仁表哥借钱。 县城借钱之行基本落空,回到家后再多方东拼西凑。

祭拜祈福

107950

建馆
快速创建纪念馆
获取验证码
免费建馆
提示
创建纪念馆成功
纪念馆创建成功,微信扫码下面二维码关注心纪奠公众号,输入手机号或名字即可领取纪念馆,完善资料及相片,追思缅怀。
心纪奠
长按二维码保存纪念馆二维码
立即去缅怀
关闭
创建纪念馆
创建纪念馆
获取验证码
免费建纪念馆免费建纪念馆

建馆量: 12W+祭拜次数: 765W+

关闭
发布讣告
发布讣告
获取验证码
免费创建讣告免费创建讣告

操作简单方便高效快速传播

关闭
创建家谱
创建家谱
获取验证码
免费创建家谱免费创建家谱

家谱:9204 祭拜: 765W+

提示

请使用如下方式下载心祭奠APP

方式一: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后输入手机号或逝者名字领取纪念馆编辑完善逝者资料,上传相片视频。

心纪奠
长按二维码保存纪念馆二维码
方式二:下载心祭奠APP
下载心纪奠APP
方式三:微信联系平台客服编辑

复制并打开微信

点击此处返回

纪念馆12W+

祭拜765W+

创建纪念馆 创建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