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对于人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吃月饼的节日,更是寄托了人们诸多美好的愿望,而在节日期间,人们也会赠送节日礼品,那么中秋节送长辈什么礼品比较好?中秋节要干什么?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本篇就带大家进行逐一解答。
中秋节送长辈什么礼品比较好
中秋节是一个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人们会给身边的亲友送上一份礼物,祝福他们节日快乐,那么中秋节送长辈什么礼品比较好?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保健品
时间总会在不经意间飞快的流逝,有的时候回家看到父母,会很突然的发现,父母在我们没有看到的时候老了。这是一件让人很心酸的事情。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上回出现或多或少的小毛病。这个时候,不妨多给父母买一些维生素类的保健品,现在的老人都很注重养生,所以中秋节送这个礼物给父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茶叶
吃月饼同时配着香气飘逸的茶饮是再好不过了,所以中秋过节的时候,不妨送父母及长辈一些较为高档的茶饮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配备茶具再好不过了。老年人喝一些茶,养成喝茶的习惯是好的,不仅对身体好,而且也利于补充一天的水分。但是,记得,如果父母有便秘,神经衰弱的不能喝茶。
送营养品
父母长辈们年纪大了,平时可能舍不得吃一些营养品或者是保健品,这时,趁中秋合家团圆的时候,帮父母带些营养品或者是保健品送给他们,他们一定开心,例如脑白金或者是维生素或者是钙类补品。
送温暖衣物
过了中秋,天气就慢慢地变冷了,进入较为寒冷的秋冬季。所以,这个时候,给父母送一些温暖回家是个不错的选择。例如送羊毛衫,或者是保暖内衣,甚至也可以买冬天的羽绒服等。这样,父母在寒流来之时,就可以及时地换上新衣服了。‘’
中秋节要干什么
中秋节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庆祝传统佳节的到来,那么中秋节要干什么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中华门外窑湾街的上码头有座“涧子桥”,中秋之夜,尚未生育的家庭男主人则来此往桥下摔瓦罐,据说能使妻子怀孕。久而久之,这座桥也讹称“见子桥”。
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
祭拜月神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拜祖先
广东潮汕地区中秋节习俗。中秋节当天下午,各家厅里就摆台设祭,置祖先神主牌,献上各色供品。祭毕,把祭品逐样烹调,合家同食一次丰盛晚餐。
祭祀祖先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祭奠方式,中秋节的时候也可以采取网上祭奠的方式进行在线缅怀、在线追思。现如今,许多城市开始对实地祭奠烧纸燃炮进行限制,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繁忙、路途遥远等因素影响,人们无法按时祭拜祖先,这时我们可以采取网络祭祀、网络追思等绿色祭祀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意,也可以在网上给亲人建一个纪念馆进行网上缅怀,把亲人的相片,脑海中的记忆记录在纪念馆中,既可以在线上悼念,又可以保存在云端供后人缅怀,让生命故事得已传承,这也是对逝者另外一种有意义的缅怀方式。
如何进行网上祭奠,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来操作,其实流程很简单,1分钟就可以完成。具体流程如下:
以心纪奠网上纪奠平台为例:
1、请点击上方按键“免费建馆”,输入逝者姓名,创建人手机号,输入验证码,点免费建纪念馆按钮即可完成建馆,最后保存好建馆二维码。
2、a、方法一:点微信右上角+号打开扫一扫,选择图片扫码,选中第一步保存的二维码。即可进入纪念馆。具体参考如下图:
b、方法二:或者点微信右上角+号选添加朋友,选公众号,在搜索框中输入“心纪奠”公众号,点击心纪奠关注,在底部输入框中输入逝者名字或手机号领取纪念馆即可。具体参考如下图:
3、进入纪念馆后,可以上传逝者相片,视频,邀请亲友一起来追思缅怀,同时可以选择相关祭品,如冥币、香箔,蜡烛、鲜花等进行在线祭拜、祈福。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此外,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的必备美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那么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关于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这个问题说法众多,主流的有3种
说法1
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暴政,朱元璋联合各路义军计划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为了传递消息,刘伯温想出了把写有“八月十五杀鞍子”的字条夹在月饼中,以互赠月饼传递消息的办法。后来,朱元璋推翻了蒙古统治建立了明朝,还以月饼赏赐下属庆祝,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慢慢的在民间传开来。
说法2
其实“月饼”一词早在朱元璋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据说,在唐朝,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唐太宗李世民和杨贵妃边吃“胡饼”边赏月,唐太宗觉得“胡饼”一词太俗不雅,正在踌踏之时正好看到杨贵妃举头望月,唐太宗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一词便在民间逐渐传开。
说法3
在北宋,中秋节的时候,在皇家有吃一种叫做“宫饼”糕点的传统,而民间在这一天也有吃饼赏月的习俗,在民间称这种糕点为“月团”、“小饼”。另外在苏东坡的《留别廉守》中就曾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的诗句。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宫廷礼仪的《武林旧事》中也提到了“月饼”的名称。
中秋节日祝福
中秋节是一个阖家欢乐的日子,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节日到来之际,我们也可以为亲友送上暖心的祝福语,那么关于中秋的节日祝福有哪些呢?
1、中秋之夜月亮之上,思念亲情泪水流淌:生活艰难背井离乡,亲情亲人留在家乡。亲爱的爸爸妈妈,每逢佳节倍思亲,儿在异乡祝福:中秋佳节平安幸福!
2、一轮月亮在夜空,一块月饼在嘴中。千千次梦回故里,千千泪情牵家人。我的中秋佳节啊,我的故乡情结啊,都在遥远的异乡,都在我梦里心里祝中秋佳节全家快乐!
3、不深交的朋友,关系不会铁;不是至真的短信,俺们不会写;不达目的的问候,它就是一个帖;不以放假为目的的过节,我们都跟它有过节。祝中秋假期快乐!
4、秋风秋雨,秋心秋情,一叶知秋,感悟满腔思念的情怀;月圆饼圆,人圆家圆,一桌团圆,分享满心团聚的快乐;亲爱的朋友,中国中秋到,愿身边所有人平安健康!
5、秋意撩人,皓月当空,思意正浓,一条短信,虽然传递出了我的思念之情,却阻隔了我们团聚的笑脸,我的亲人,虽然不能团圆,依然要中秋节快乐!
6、送你一轮圆圆的月,思念为圆心,关怀长围绕;送你一个圆圆的饼,幸福为圆心,好运长环绕;送你一句圆圆的祝福,真诚为圆心,友情长围绕。中秋快乐!
7、为什么月亮这么圆,因为我对你的思念不会减;为什么月饼这么甜,因为我对你的祝福不间断。今天是中秋节,祝你节日快乐,好运连连!
关于中秋节礼物的常见问答
网友问:中秋节可以送父母长辈什么?中秋节送父母什么礼物?
心纪奠答:
1、健康茶枕
良好的睡眠保障,对枕头有着很高的要求,如今热门的健康枕是很多睡眠不好的人的最佳选择。送长辈一个健康茶枕,天然茶香不仅能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还能改善睡眠质量。
2、全自动足浴盆
为了生活出门在外奔波,一天下来双脚累积的疲劳,可以通过泡脚来缓解,同时也是对这一整天身心的放松,而全自动足浴盆是将泡脚“进行到底”,遥控全自动按摩,不单纯是泡脚,还能做一个全面的足疗。
3、即食燕窝礼盒
燕窝是珍贵的保健补品,尤其是众多女性朋友的钟爱之物,春节送女性长辈即食燕窝礼盒,是一件健康又很上档次的礼物。
4、红外热疗按摩枕
红外线热疗是借助红外线对颈部,肩部进行舒缓和治疗,对长期伏案工作,或需要长时间使用低头姿势,从而造成颈椎不适的长辈,是最适合的礼物之一。
网友问:中秋节去亲戚家带什么礼物好?急急急!感谢!
心纪奠答:
送成人
给成人送礼一定要本着实惠、实用的原则,因为大家都是亲戚,彼此比较了解,而且也免去很多客套,所以可以根据不同亲戚的喜好,比如可以送七匹狼的皮具礼盒,喜欢喝酒的送瓶好酒,喜欢喝茶的送盒茶叶等等。
送老人
给老人送礼的时候要注意,有的老人不适合吃糖分过多的东西,尽量为他们选择一些无糖月饼,除此之外要多选择有利于他们身体健康的保健礼物,比如足浴盆、按摩椅之类的礼品。
送孩子
小孩子喜欢的当然是好吃的,好玩的,普通的月饼相必没什么新意,但是巧克力的月饼甜甜的很讨小孩子的喜爱,还有像坚果礼盒这类的礼物也很不错。或者外出游玩时的小礼品,小纪念品。
照片会泛黄,手机会坏会丢失,头脑中的记忆会日渐模糊,可以尝试点击按键“免费建馆”,为逝去亲人创建一个永久免费纪念馆。将逝者一生的印记保存起来,30年、50年、子孙后代都可以看到逝者的事迹,同时也可以采取网上祭奠的方式进行在线缅怀、在线追思,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这也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和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