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固体物理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20世纪40年代中期利用合金有序化的仿化学方法首次得出Cu3Au的一阶相变解。研究了合金和反铁磁性的有序-无序相变的统计理论。50年代对过渡族元素氧化物的磁结构超交换作用等作了一系列研究。1964年首先预见到非线性光学中相角不匹配的倍频辐射喇曼效应。70年代以来对激光技术晶体作了比较研究,并对有关现象作出了理论解释。
李荫远(1919年6月20日—2016年8月22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物理学家。
李荫远1938年进入四川大学物理系,1941年转学考试入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毕业到清华大学工作。1947年初赴美国留学,1948年获华盛顿州立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80-1999年任物理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李荫远主要从事磁学、固体物理和光学的理论研究,是中国固体和磁学理论的开拓者之一。
科研综述
研究工作开始于1945年在西南联大任助教时,在王竹溪老师的指导下整理杨振宁的合金有序化理论的仿化学方法,首次得出Cu3Au的一阶相变解;到美后完成了近邻原子对作用下铜金合金系统有序化转变温度对铜金比的相图和相关工作。1950年开始转向磁学理论,作出了反铁性相变的近似理论、根据超交换作用探讨了好几类过渡族元素氧化物晶体的反铁磁或亚铁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