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从古传承至今,经久不衰,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在很多地区,都有赛龙舟的传统习俗,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呢?端午节是祭祖的节日吗?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本篇就带大家进行逐一解答。
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是一个水面竞渡的游戏,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比如祭奠屈原、祭奠水神、龙神等等,但是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屈原死后,人们划着船去打捞他的身体,并往江中投粽子等食物,防止鱼虾啃食他的身体,此后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就流传下来了。
端午节是祭祖的节日吗
中国有“慎终追远”的传统,一直以来,祭祖都是一个隆重的民俗活动。而在很多传统节日中,人们都会祭祀先人,那么端午节是祭祖的节日吗?
端午节是祭祖的节日,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除了传统的祭拜方式,端午节也可以采取网上祭祀。为倡导文明新风尚,不少地区提倡广大群众采取网络祭祀等绿色祭祀方式,我们可以在网上给亲人建一个纪念馆进行网上祭奠,把亲人的相片,脑海中的记忆记录在纪念馆中,在线上缅怀,又可以保存在云端供后人缅怀,让生命故事得已传承,这也是对逝者另外一种有意义的缅怀方式。
如何进行网上祭奠,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来操作,其实流程很简单,1分钟就可以完成。具体流程如下:
以心纪奠网上纪奠平台为例:
1、请点击上方按键“免费建馆”,输入逝者姓名,创建人手机号,输入验证码,点免费建纪念馆按钮即可完成建馆,最后保存好建馆二维码。
2、a、方法一:点微信右上角+号打开扫一扫,选择图片扫码,选中第一步保存的二维码。即可进入纪念馆。具体参考如下图:
b、方法二:或者点微信右上角+号选添加朋友,选公众号,在搜索框中输入“心纪奠”公众号,点击心纪奠关注,在底部输入框中输入逝者名字或手机号领取纪念馆即可。具体参考如下图:
3、进入纪念馆后,可以上传逝者相片,视频,邀请亲友一起来追思缅怀,同时可以选择相关祭品,如冥币、香箔,蜡烛、鲜花等进行在线祭拜、祈福。
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挂艾草,那么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吗?一起了解一下吧!
在端午节挂艾草是为了驱病、防蚊、辟邪。在端午节,插艾和菖蒲是重要的习俗之一,具有驱虫辟邪的寓意。“艾”又名家艾、艾蒿,其茎、叶含有的挥发性芳香油会产生奇特的芳香,可驱除蚊蝇、虫蚁,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是什么
说起端午节,很多人都会想到美味的粽子,粽子是端午节必吃的食物,那么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是什么呢?
1、功名得中。因为“粽”和“中” 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
2、纪念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端午节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筒粽”的由来。
3、寓意求子。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子的风俗。
4、驱赶蛟龙。《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5、光宗耀祖。因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
关于端午节赛龙舟的常见问答
网友问:端午节的时候,很多地区都会赛龙舟,赛龙舟有什么意义?
心纪奠答:最早的赛龙舟的起源是一种祭的祀仪式,所以自古至今都是庄重严肃的,即便是今时,龙船竞渡前的请神仪式也是少不了的。赛龙舟除了宗教意义外,它也是民众最富有激情的民间体育娱乐项目,赛龙舟需要众人密切配合,一起划桨开大船,只有万众一心奔向前,才能最快到达终点,这期间得过程,表达大家积极向上,勇做弄潮好儿郎的奋斗精神。
网友问: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是什么?能说明一下吗?
心纪奠答:古代的百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是“龙子”的身分,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江河水里祭祀龙神,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他们不仅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而且每年在五月五日这一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的游戏,绘图腾神。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照片会泛黄,手机会坏会丢失,头脑中的记忆会日渐模糊,为逝去亲人在心纪奠创建一个永久免费纪念馆。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和敬畏。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