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中有这么一项传统的习俗—放花灯,中元之夜,河灯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那么中元节为什么要放花灯呢?中元节河灯的做法是怎样的?中元节的习俗又是怎样的?下面心纪奠为大家介绍一下。
中元节河灯的做法
河灯也叫“荷花灯”,在民间,中元节有放河灯的习俗。那么,河灯的做法是怎样的?
材料:十张红色、五张蓝色的长方形纸。长宽比为2:1,线若干。
折法:1、先折第一层,取一张红纸。2、朝里折。3、折5个。4、再折第二层,取一张红纸,前面步骤一样。5、最后一步朝外折。6、折五个。7、绿色纸同第一层折法,折5个。8、从下往上,绿色、红第一层,红第二层叠起来。9、5组同样。10、绑起来。11、开始翻,先翻最里层,间隔一个翻一个。12、最后翻绿叶子。13、将矿泉水瓶剪开取底部,用双面胶粘在花中间,遮挡风。14、将花用双面胶粘在泡沫上,这样能使河灯漂在水面上。15、将蜡烛点燃放在矿泉水瓶中间。16、将河灯放入河中。顺其自然的漂浮。
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又被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除了放河灯,中元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祭祖
相传七月十五日为祖先回家的日子。所以各家各户,不论贫富,都要准备钱币、果脯、美酒以及时令之物祭祀祖先。七月十四这天叫江南节,十五日作江西节。按我国的习俗,一年中祭奠亡灵,中元最为重要。家有新丧的,哀痛尚深,其至亲好友。要在死者去世第一年的七月十五准备好祭品,送到死者家中奠,以示追悼。
烧纸
汉族民间俗信行为中,烧纸钱是中元节特色习俗。据迷信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尤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中元节除了传统的祭祀方式外,还有网上祭祀。现如今,许多城市开始对实地祭奠烧纸燃炮进行限制,和传统的祭祀方式相比,网上祭祀更加方便、快捷、环保,没有呛人的烟雾,没有振耳的声响,更加符合国家倡导的文明祭祀的理念。如果你对网上祭祀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心纪奠公众号,随时缅怀和追忆。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晚上,人们做灯放人水中,传说可为屈死冤魂引路。
放小船
按照满族的习俗,七月十五要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祖先以及庆祝一年的收获。现我国广州地区满族人仍保留有七月十五日在水中放小船,内书“直上长白”等语的习俗。有的地方则举行划船比赛,庆祝节日。
跳天灯
旧时跳天灯活动多是一些迎神赛会、驱逐疫鬼之类的迷信活动,现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体育活动。跳天灯一般在村头较平坦的场地上进行,72个小碗装上豆油,分别排成9行,按前后左右相距0.8一l米的距离置灯并点燃,跳灯的人头戴面具,手持鱼、小鼓、锣钹等乐器,亦有手持挂纸花条木棍者。开头由一人带头敲打木鱼,按节奏有规律地在每行灯中穿来跳去,到行角转弯处,每人都要做一些亮的跳步转弯动作,并吹打各自手中所持的乐器及道具。夜间观跳天灯的场面,宛如长龙在星光中舞动。
放焰口
佛教中形容饿鬼渴望食物,口吐火焰叫做焰口。因而和尚向饿鬼施食叫放焰口。当天,人们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并在法师座前供着地王菩萨,相传地藏王菩萨是超度地狱鬼魂的。其下供着用面制的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蟠。正午已过,人们把全猪、全羊、鸡、鸭、及各式发糕、果品等摆到施孤台上。主持人在每件祭品上分别插一把蓝、红、绿的三角纸旗,上书“孟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在庄严肃穆的庙音乐中开始。众僧诵念各种渴语和真言,然后施食,把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重复三次。民间把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中元节为什么放河灯
在民间的中元节习俗活动中,放河灯是比较重要的。那么中元之时,人们为什么要放河灯?
萧红曾在《呼兰河传》中描述:“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这里的描述其实并不完全正确,据古代典籍记载,放河灯相助的应当是横死(非正常死亡)的各类灵魂,他们上下不得而游荡于阴阳两界之间,没有出路。而随着中元节阴气上升,若再借水的阴气涤荡以及人们的良好祝福,其残余阳气就会迅速解除,成为纯阴,在河灯光明的指引下,直入纯阴的空间排队候生。
利用天之时,水之利,人之善,才是放河灯助一切横死者这种民俗活动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关于中元节河灯的常见问答
网友问:中元节放的河灯是什么?为什么要放河灯?
心纪奠答:放河灯,用以悼念逝去的亲人,祝福活着的人们。放河灯时,人们会把糊好的各种形状、五颜六色的河灯放到河上。本来漆黑一片的河面上突然闪亮起飘动的灯火,灯火在河上随着流水移动,层次错落,让人会觉得美丽而又壮观。
放河灯中的“河灯”又名“荷花灯”,一般做成荷花瓣形,灯笼里点上蜡烛,放在江河湖海中,任其漂流。现在的河灯制作并不复杂,一般都是用各色的蜡光纸糊成的,把一张正方形的蜡光纸的四角粘起来。
灯芯一般都是用麻绳做的,因为这样的灯芯,一方面是燃烧时间长,同时,抗风性强。在放河灯前,将河灯底部浸入蜡烛油中,然后趁蜡油没有凝固时放在沙子上,这样有些沙子就粘在了河灯底部,这样就增加了河灯的重量,不容易被吹翻。
网友问:中元节河灯的起源是怎样的?麻烦了,感谢!!
心纪奠答:“放河灯”的民俗起源甚早。原始社会,限于对大自然认识的局限,较长时间,人们认为火是万物之源,成为顶礼膜拜的图腾,吉祥温暖的象征,战胜寒冷饥饿的神灵。又因为民间的悼念亲人祭奠,常在每月初一、十五和逝世忌日进行。汉晋以后,宗教影响日益扩大。南北朝梁武帝崇拜佛教,倡导办水陆法会,僧人在放生池放河灯。
唐肃宗于759年诏天下设放生池81所。北宋真宗在1016年定佛诞日为放生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届时举灯玩月,放河笙歌,“僧尼道俗盆养供佛”。宋代道教得到提倡,规定中元节各地燃河灯、济孤魂、放焰口、演目莲戏,不少诗人留下杭州西湖放灯欢腾的诗篇。
此后,放河灯在七月半举行并随道教、佛教传播而流行全国。这一天,人们在家设酒馔、烧纸钱祭祖,到寺庙、道观参加放河灯等法事或道场活动。如清代皇宫放灯:“每岁中元建盂兰道场,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灯,使小内监持荷叶燃烛其中,罗列两岸,以数千计。
又用琉璃作荷花灯数千盏,随波上下。中流驾龙舟,奏梵乐,作禅诵,自瀛台南过金鳌玉蝀桥,绕万岁山至五龙亭而回。河汉微凉,秋蟾正洁,至今传为胜事。”
如果你对本文感兴趣的话,可以尝试点击按键“创建纪念馆”,为逝者进行祭奠。心纪奠是一款公益平台,支持云端祭扫、免费试用、永久保存。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