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祭奠-网络祭拜网上祭扫-线上祭祀扫墓-网上祭奠平台心纪奠

网上祭祀对传统祭祀文化的影响

作者:卜易祭祀文化 2021-05-28

网上祭祀是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祭祀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祭祀必须亲临祭祀现场的模式,将逝者的灵堂设置于网络的虚拟纪念馆中,以各种高仿真的模具方便人们的祭祀。本文就来详细讲解网上祭祀对传统祭祀文化的影响,读完这篇文章你就对网上祭祀有更多的了解。


网上祭祀的媒介延伸作用

网上祭祀对传统祭祀文化的影响
1.传统模式的祭祀文化
慎终追远――一直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孝文化的一个要义,传统祭祀文化经过同佛道文化融合,增添内涵的同时完备出一套祭祀礼仪。祭祀要有庙宇、高坛、坟墓等场所,有祭品表达敬意,通过上香、点烛、献花、祭酒等仪式,默念、朗诵等形式,最后焚烧纸钱等环节来完成。传统模式的祭祀文化强调的是祭祀者的物理在场性,使身体和心灵上都能和所要祭祀的对象靠近,而网上祭祀的出现则冲击了这一模式,使得祭祀者可以淡化时空进行悼念。
2.网上祭祀对情感的延伸作用
媒介是我们适应环境时产生的无意识效应。每一种媒介承载的感知或意识偏向――我们最意识不到的方面,正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东西,比媒介“内容”产生的影响要大得多。网上祭祀作为网络新媒体的一种,其媒介特性同样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物质条件的巨大消解作用。同样的祭祀文化,在不同的媒介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感知和意识偏向。一方面,祭祀者的祭祀范围通过网络进行了无限的扩展,这种沟通和交流的便捷性改变了传统中偏向于自我感受的特点,也使得复兴中的大型公祭有了一个迅速扩大其传播能量的平台。另一方面,祭祀者能力的延伸使其突破时空限制,在人口高频流动的现代社会,网上祭祀给受传统祭祀制约的人群提供了祭祀的可能。但这种舍弃在场性的祭祀,方便着祭祀情感寄托的同时,也在抽象化着祭祀文化,而这种变化就源于这种新媒介本身。

网上祭祀对公共祭祀和私人祭祀的不同冲击

网上祭祀对传统祭祀文化的影响
1.公共祭祀与私人祭祀的差别
公共祭祀通常指由国家或组织发起的有专门司仪带领的共同对神灵、先贤或公共人物进行的祭祀活动,也指人们自发地进行类似的活动,例如对孔子、黄帝、大禹以及一些公共人物的祭祀,体现出重精神性、低在场性的特点。私人祭祀通常指在本家族的家庙内、私人空间或是坟墓旁进行的祭祀,其主要祭祀对象是自己的先人,表达对个人和家庭情感的追思与悼念。
2.网上祭祀的媒介延伸性促进了公共祭祀文化的复兴
公共祭祀文化更多地是被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士人阶层的入世生死观所倡导和控制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搁置死亡而强调在有限生命中去立言、立德、立功,尽忠执孝,通过达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超越死亡。这使得公共祭祀的意义更多地在集体性中获得精神升华而非悼念亡者本身。
“我们发现自己日益转化成为信息的形态,日益接近意识的技术延伸,人越来越多地把自己转换成其他的超我的形态。”网上祭祀打破时空限制,开辟了祭祀文化新的实现形式,促进了公共祭祀的复兴。公共祭祀本身具有的较低的在场性更促进了其发展。
网上祭祀不仅改变着公共祭祀的模式,甚至改变着公共祭祀文化的内容,将目光拓展到了一般逝者。祭祀网站使天南地北不相识的祭祀者能够便捷地沟通和分享信息,每个人都成为言说的主体,这种交互性超越了传播本身的传递作用,使其获得了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
3.网上祭祀的低在场性打破了私人祭祀的文化平衡
与公共祭祀侧重的精神性不同,私人祭祀同时需要很强的在场性。网上祭祀具有的更便捷、更安全、更经济、更耐久等优势,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更加明显。特别是随着网络虚拟技术的推进,祭祀的仿真性在增强,在参与性和环境模拟性上都大有改进。但无论拟真性如何提高,私人祭祀对在场性的要求都无法得到真正满足。
与公共祭祀不同的是,私人祭祀更多地依托于道家不执着于生死、顺其自然的平民化的生死观,以一种安身立命、本真的态度来体验人生。除了追求尽孝悌之义外,还有一种面对死亡能无悔一生、实现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感悟。因此少不了对逝者人生的一种追忆和体悟,这就需要亲自参与到扫墓和祭奠活动的高在场性,对逝者的追思才能最为彻底地得到实现,否则就只能达到一种回忆,这就是睹物才易思情的深刻意味。
网上祭祀的迅速发展冲击了实地的祭祀活动。网上祭祀的交互性削弱了在场性,在场性的追思转变为人机互动的形式来实现。对于网络虚拟的依赖感打破了私人祭祀本该有的文化平衡,使其成为一种符号化和形式化的过程。“死亡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不能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死,作为此在的一个终结的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死亡与其实现之前是一个整体的存在,而对于死生的体悟,在私人祭祀中就体现为对逝者的一种在场性追思,这是私人祭祀的实际效果得以实现的最重要前提,也是网上祭祀的拟真性永远无法代替的。

细化传播策略以促进祭祀文化的平衡

网上祭祀对传统祭祀文化的影响
网上祭祀对公共祭祀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对私人祭祀,一方面使其获得新的形式,另一方面却在消解着私人祭祀所具有的核心意义。这种文化失衡现象,可以通过区别对待的传播策略来达到平衡。
1.规范网络管理,促进网上祭祀形成良好祭祀平台
网上祭祀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环境,想要将其交互性、便捷性、耐久性的优势发挥出来,必须完善网上祭祀的管理。目前网上祭祀量多人气少,其原因除了低在场性等无法弥补的缺陷外,还有网络经营不善、建设不全、宣传不够等现实因素。因此,网上祭祀需要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规范化的市场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应尽快完善《殡葬管理条例》的相关条款。
2.扩大网上祭祀对公共祭祀意义的承担
“科学对文化发展的冲击,表现在它对技术进步的贡献之中,尤其是对信息传播和知识传播的贡献之中。反过来,在被传播的知识中也可以看到科学的冲击。”公共祭祀在祭祀文化中承担着公共文化、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的作用,将网上祭祀的交流平台从论坛扩展到即时交流工具,建立更自由的公共空间才能促进公共祭祀所产生的意义。国家的相关机关可以引导群众参与到网上祭祀的公共祭祀中来,对一些大型的公益性的祭祀网站采取政策的支持和财政上的帮助。
3.整合传统与网上祭祀,实现私人祭祀的文化平衡
网上祭祀作为一种侧重于关系传播的媒介,其虚拟性对祭祀的内容必然存在消解的作用。无法满足实际祭祀的精神需求导致了其人气不高;而已参与者又极易产生依赖,将传统的私人祭祀淡漠。把传统墓地和网上祭祀进行整合,将是私人祭祀发展的出路。实体墓地的经营者可以建立相应的网上祭祀,反之,网上祭祀也倡导祭祀者进行传统的私人祭祀。一方面,将传统私人祭祀中与时代发展不符的部分,由网上祭祀来承担;同时,在人们有空时也不忘传统的祭祀,使私人祭祀核心精神所依托的在场性得到发挥,实现祭祀文化的媒介平衡,使不同媒介环境都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良性发展。

有关网上祭祀常见问题问答
网上祭祀对传统祭祀文化的影响
网友问:最近看到很多人讨论网上祭祀,有人说好,也有人说不好,我想问问网络祭奠的与传统祭奠的区别在哪里?
心纪奠答:
网上祭奠是在互联网上对亲人的怀念方式;传统祭奠是人们亲自到已去世的亲人陵园、墓地等所在地祭奠怀念的方式;不管是网上祭奠还是传统祭奠都是一个目的,就是满足人们对亲人及名人和偶像的怀念思念之情怀的需求,网上祭奠是国家民政局大力倡导的新型祭奠方式,利国利民、低碳环保安全,网上祭奠是未来人们文明祭奠先人的最佳选择,网上祭奠同样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网上祭奠相比传统祭奠还有很多好处。首先解决了异地他乡的人们由于特殊原因无法返乡祭奠的苦恼;第二是省去了返乡长途的颠簸,大大节省了传统祭奠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第三是网上祭奠可以杜绝火灾隐患,人们可以在网上为亲人、先人、名人、偶像烧纸、烧冥币、放鞭炮等祭奠活动;第四是网上祭奠可以实现传统祭奠所不可实现的愿望,如为亲人点歌、写祝福语、祈祷留言等等;第五网上祭奠可以永久保存每次祭奠时的言语和祝福词及心情状况;第六是网上祭奠没有时间限制没有次数限制,随时随地可以祭奠亲人;第七是网上祭奠可以实现对任何已去世的人进行祭奠和纪念活动,这是传统祭奠所无法实现的等等好处举不胜举。所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大力倡导和参与网上祭奠。

网友问: 针对网上祭祀有很多的争论,为什么要网上祭奠英烈?或者说网上祭奠英烈的优点在哪?
心纪奠答:
网上祭奠英烈是为了表达对英烈的敬意,也希望他们的优良传统能得到进一步传承。宗旨是传播文明、引领风尚。 
网上祭奠英烈的优点如下:
  其一:文明快捷。缭绕的炉烟,无影;摇曳的烛光,无芒。在网络上,献上一束康乃馨、玫瑰或是饰有满天清明节天山网开通网上祭祀活动星的花环,留下一段感言——所有这些没有呛人的烟雾,没有振耳的声响,有的却是催人泪下的音乐和感人肺腑的留言。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开始对实地祭奠烧纸燃炮进行限制,网上祭奠更方便、快捷、环保,政府鼓励。
  其二:跨越时空。现实的纪念馆,那些远走他乡的亲友也许永远无缘前往。现实的豪华墓地,凡夫俗子也许永远不可建造。互联网是一个跨越时空的虚拟平台,空间阻隔和时间限制被完全地打破;随着鼠标的点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悼念者随时随地都可访问网上纪念馆,献一束鲜花,留一支旋律,点一支跳动的烛光,诵一段超度的经文,在留言簿上找寻久未谋面的旧友亲朋,在论坛上记录自己的追思和感怀。也可以在这里建立网墓,各种风格随心所欲。
  其三:精神永恒。互联网的时间永恒,空间无限。网上纪念馆可无限地存放照片、文集,逝者的音容笑貌,亲友的深切怀念,照片、献词、歌烛,都化为多媒体文件,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的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的转移而损耗。网上祭祀让逝者的精神融入永恒,让每一个生命的故事永远流传。

真正的离开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给逝去亲人创建一个永久免费纪念馆。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快速创建纪念馆
免费建馆

纪念馆12W+   祭拜768W+

Tag关键词: 网上祭祀 传统祭祀文化 祭祀文化常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本请告知,我们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名人馆

MING REN GUAN

袁隆平纪念馆

袁隆平

生卒于:1930.09.07-2021.05.22

离上次祭拜已有1257

79252 |2080

赠送鲜花

张国荣纪念馆

张国荣

生卒于:1956.09.12-2003.04.01

离上次祭拜已有1234

31909 |5764

赠送鲜花

郑勇纪念馆

郑勇

生卒于:1979.08.14-2020.02.05

离上次祭拜已有1064

25034 |71

赠送鲜花

热门资讯

热门资讯

张国荣纪念馆

张国荣 张国荣 张国荣

生卒于:1956-09-12-2003-04-01

热度10432

查看5764

功能直达

功能直达

祭拜祈福

10795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或长按二维码保存后关注公众号领取纪念馆
提示

请使用如下方式下载心祭奠APP

方式一: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后输入手机号或逝者名字领取纪念馆编辑完善逝者资料,上传相片视频。

心纪奠
长按二维码保存纪念馆二维码
方式二:下载心祭奠APP
下载心纪奠APP
方式三:微信联系平台客服编辑

复制并打开微信

点击此处返回

纪念馆12W+

祭拜768W+

创建纪念馆 创建纪念馆
建馆
快速创建纪念馆
获取验证码
免费建馆
提示
创建纪念馆成功1
纪念馆创建成功,微信扫码下面二维码关注心纪奠公众号,输入手机号或名字即可领取纪念馆,完善资料及相片,追思缅怀。
心纪奠
长按二维码保存纪念馆二维码
立即去缅怀
关闭
创建纪念馆
创建纪念馆
获取验证码
免费建纪念馆免费建纪念馆

建馆量: 12W+祭拜次数: 768W+

关闭
发布讣告
发布讣告
获取验证码
免费创建讣告免费创建讣告

操作简单方便高效快速传播

关闭
创建家谱
创建家谱
获取验证码
免费创建家谱免费创建家谱

家谱:9216 祭拜: 76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