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俗称“鬼节”,有着浓厚的历史渊源,作为我国一大传统节日,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祭拜祖先。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元节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什么是中元节、中元节的传说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心纪奠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什么是中元节
中元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都是中国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那么,什么是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祭祀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网上祭祀。传统祭祀大多会焚烧纸钱,这样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还会造成空气污染。网上祭祀没有呛人的烟雾、没有震耳欲聋的声响,没有祭品浪费的问题,更符合国家倡导的文明祭祀的理念。如果在外工作的人们无法在中元节的时候返乡参加祭祀活动,也可以登录网上祭祀平台一同参与祭拜。网上祭祀也能传达孝心,传达敬意。如果你对网上祭祀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心纪奠公众号,或者尝试点击下方按键“创建纪念馆”,为逝者进行祭奠。
中元节的寓意和象征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世俗节日,中元节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我们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中元节的寓意和象征之中元节的传说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它们都显示着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和美好祝愿,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丰富多彩的传说故事,那么,中元节的传说是怎样的?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关于中元节的常见问答
网友问:现在很多人从小就过中元节,中元节在我国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心纪奠答:中元节,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地官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节期与古老文化中的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有关,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
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网友问:现在很多传统节日氛围都不太浓厚,不像小时候那么热闹了,中元节也会这样吗?
心纪奠答: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民俗专家认为,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基于这种思想和对先人的感情与责任使然,中元节势必也会不断得到延续和传承。
把爱留住,把记忆留住,把生命的印记留住,是我们对逝者最好的缅怀,花一分钟在心纪奠创建一个免费纪念馆,邀请亲友一起各自把逝者相片视频传到纪念馆,长久保存,随时缅怀。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