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文化及如何祭祖扫墓讲述祭祖的起源与演变过程、祭祖的意义、从祭祖看家族文化的传承、祭祖是重要的文化载体与渠道以及如何祭祖扫墓等内容,详细明了。看完这篇祭祖文化及如何祭祖扫墓的内容后希望能更好的帮助你了解祭祖扫墓的知识。
一、祭祖的起源与演变过程:
祭祖的来源:早在夏、商时代,我们的先祖信仰天(上帝)和神。《尚书•伊训》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古人相信人、灵、魂。特别是人死之后,这些死后的灵魂和生人能互相感通。他们如同其他神祗一样,对自己的子孙有施福降祸的能力。《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上说:“念兹皇祖,陟降庭上,维予小子,夙夜敬止。”故人为敬礼祖先,求其施福避祸,供奉祭献,这是祭祖的由来。
祭祖风俗最远可以追溯至三千八百多年前。据《竹书纪年》记载:“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商朝明“示”表祖先,“示者,乃是殷人先公先王之通称。”《殷卜辞中先公先王续考》:“商人以大乙、大甲、祖乙为三示,是先王亦称示矣。”祖的本义是祖先神灵所依附的神主,原始时是像,商代用木牌位,叫“示”;周叫“主”。殷人把天看作自己的祖先,周代人把祭天和祭祖平等看待。《祭法》第二十三章有这样的记载,“宗祀父于明堂以配上帝”和“配天必以始祖,配帝必以父”。认为祭天和祭祖都表达出不忘本地报答恩情的意义。“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礼记 郊特性》)当时人把上帝称为“天”,周王又自命为天子,更将对上天的崇拜与宗法的制度互相结合,以天为人的祖先。渐渐地,祭天与祭祖便成为中国传统宗教的核心,而占卜、问卦更与它们紧密结连,然后发展成自然崇拜及鬼神崇拜。《礼记》将祭祖视为治国之本,《论语》人若能行孝道、祭祖之礼则治国之道就好像显明在手掌之上。
二、祭祖的意义:
1 善尽孝道主要是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是要后代子孙对于死去长辈尽孝,孝顺的表达除了在生前的奉养,亦包括死后的祭祀。
2增强族系的血脉联系,保持家庭的身份。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使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保持完整与永久的仪式。祭祖活动会间接促使后代子孙对本家本族有更深的认同感与向心力,藉以维护宗族,让同一血脉、姓氏的人因此更团结互助、安家固邦。其实,古代封建制度下,孝顺与齐家、治国是相通的。
三、从祭祖看家族文化的传承
《荀子•礼论》和《史记•礼书》中都说“先祖者,类之本也”;因此,天地是万物的本源,先祖是人之源头。因此,人类为了不忘自己的“本”而祭祀祖先,祭祖便成了人们表达尊敬和感恩祖先的重要方式。其主要目的不是向祖先祈福免祸的活动,而是为了表达子孙报本思亲之情,是人道行为,是中国的血源亲情。我们认为,首先是善尽孝道。这也是祭祖的基本含意。正如孔子所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另外祭祖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增强族系的血脉联系,保持家庭的完整与永久的仪式起到安家固邦的作用。众所周知,古代封建制度下,孝顺与齐家、治国是相通的。【礼记】将祭祖视为治国之本。因此祭祖发挥了加强家族意识、整合社会的功能。
四、祭祖是重要的文化载体与渠道
乍看起来,祭祖是一种民间信仰,是对祖先灵魂不死的种种祭拜,但仔细研究,祭祖的文化含量极大。如为了安葬祖先、安慰生者,必举行葬礼,留下许多墓葬和随葬品,这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供养祖先,要修家庙、建祠堂,从而留下许多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在祭祖活动中,留下许多祭文,事后又修家谱、编族谱,这些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还形成一门学问——“谱系学”。至于祭祖活动所留下的礼器、乐器,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而所用的音乐、舞蹈,正是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内容。
五、如何祭祖扫墓
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扫墓的程序是,去除坟墓上的杂草,履上新土,在坟顶上加一个圆形或六角形的“坟园帽子”,并压上松柏或杨柳枝,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六、祭祖扫墓的时间
扫墓分新坟和老坟。新坟在清明节前或清明节当天祭扫;老坟不拘日期,一般为前三天后三天。
七、祭祖的禁忌:
1.不穿红衣服、色彩艳丽衣服,素装体现庄重。
2.忌开玩笑、污言秽语,嘻笑怒骂,忌说负面不文明的话。
3.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
4.不能跑到别家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评头品足,会被视之为亵渎,遇到不好的气场,那便惹到一身麻烦回家。
5.怀孕女人不参加。
6.生理期间女人不参加。
7.祭祀当天禁止买东西带回家,切忌购买鲜花、衣服、鞋子等带回家。
8.运气低的,可以找一块红绸子绑在小腿脚腕部。
八、清明节祭祖需准备的东西:
1.鞭炮(根据民俗风情,现在保护环境有的地方以禁止燃放)
进入墓地,清理完毕,摆好供品,在行跪拜礼前,点燃鞭炮,炮不能离墓地太近,更不能在坟头上放,要和墓地有一定距离。
2.香
香,乃是信香,传达子孙对祖先的思念之情,你香点燃祖先就得到感应,知道他的子孙来祭祀。
3.蜡烛
蜡烛代表灯,照亮子孙的光明大道,不至于让子孙后代走偏道。香、蜡烛是清明祭祀必备的、重要的物品。
4.黄裱纸,元宝,等祭祀用品
黄裱纸,宜少不宜多。烧纸不要过于急,切记不要用棍乱挑,容易破碎。动作一定要缓慢,端庄,如理如法,因为你是在续香火,务必要焚烧干净。切记祭祀用品禁用人民币图样。
5.水果(根据当地民俗风情荤供自行搭配)
水果代表结果,坟地可以管我们三至五代,带五种水果即可。
6.糕点
糕点,代表五谷,糕点可视具体情形而定。
7.酒
酒是五谷的精华,祭天,祭地,祭祖都要用酒,所以要向祖先奠酒,倒三下即可。
8.鲜花
菊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清明上坟一般以菊花为宜,白色菊花尤其对景。
9.茶
根据实际情况,当地民俗情况,清明寄托哀思可以采用鲜花祭扫、超度祖先等绿色低碳的祭祀方式。
有关祭祖的常见问题问答
网友问:祭祖的规矩和仪式分别是?有什么作用呢?希望能给到答案,详细点,谢谢
心纪奠答:
一、祭祖的规矩
1、不得随意着装,忌穿大红大紫
清明节祭祖,为了尊重逝者,扫墓应该庄重着装,衣著整齐,是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不能穿的大红大紫、过于鲜亮去上坟,应穿深色衣服,并衣着整齐,神情庄严肃穆为妥。
2、扫墓时切忌嬉戏打闹
祭祖时,不得大声喧哗,需庄重严肃。
3、不可在墓地拍照
清明节扫墓的目的就是为了祭祖,而非玩乐,不要在墓地拍照。扫墓时,不能食用未供奉完成的贡品,也是尊重先祖的规矩。
二、祭祖的仪式
1、来到祖先坟前,用锯子将坟前杂草、树枝清理干净。
2、在墓碑前将冥币燃烧在墓碑前方。
3、祭祀完成,确认没有火星以后,方可离去。
三、祭祖的礼俗
祭献礼仪包括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献嘏辞(福辞)、焚祝文、辞神叩拜等。有的地方在焚帛烧钱纸时,主祭要在神前献上一杯酒,然后由礼生送至焚帛处,将酒酹在上面,酹时将酒滴成一“心”字,以示祭者献上钱帛之虔诚。
在祭祀过程的重要环节,还几次鸣锣击鼓或弦乐伴奏,为祭礼增添热烈。气氛。祭礼结束后,将猪肉、羊肉等祭品分给参祭代表。也有将祭品用于宴请参祭人员,只给少数的行祭人员与乡绅、长老等发点祭品。
网友问:每年过年都要上坟(祭祖),这个时间有没有具体的?我想问的具体的,是指有没有具体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还有古代有没有这种的风俗习惯,有请列举。强调一下,是过年,不是清明。
心纪奠答:
具体时间要看各地的情况来定。
过年上坟 俗称‘墓祭’,是祭奠先祖的形式之一。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春节更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但因各地习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而台湾地区是在除夕午后,进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祖先。还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
真正的离开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给逝去亲人创建一个永久免费纪念馆。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