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祭品种类
在古代祭祀神灵是很重要的事情,祭天地、祭社稷在当时都是常有的,但是祭祀都是以献出祭品为代价的。古人表达对神灵的归顺可以通过跪拜叩头或焚香燃纸等方式来体现,但对神灵来说最实惠也是最直接的祭祀方式还是献上祭品。今天大家就跟着心纪奠一起来了解一下古时祭祀所用祭品的第一个种类,也是最常见的种类——食物。
常言道人有七情六欲,神灵也是如此。人们相信若对神灵有所祈求,那么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祭献,博得神灵的欢心是理所应当的。但人的喜好固有千姿百态,何况是神灵,所以在几千年的祭祀文化中出现的祭品也是多种多样。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最初的祭祀中祭品主要以食物为主。这在《礼记·礼运》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紊捭豚,污尊而抔,甍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中得以体现。心纪奠的小编了解到其主要意思是说,祭礼起源于向神灵奉献食物,用猪肉供神享食并凿地为穴当作水壶,一手捧水伴着献击土鼓的乐声就能把人们的祈愿与敬意传达给鬼神。
在祭祀的诸多食物中,又以肉食为最。在靠采集和狩猎为主的原始时代,人们拼着性命才能猎来肉食。即使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都发展起来的时候,肉食仍然极为宝贵。在孟子构想的理想生活中,就以70岁能吃上肉为重要标維,由而可见肉食的难得。正因为如此,肉食成为祭祀仪式上献给神灵的主要祭品。
古代用于祭祀的肉食动物叫“牺牲”,通常指豕、牛、羊、马、犬、鸡等牲畜,后世称“六畜”。六畜中最常用的是豕牛羊三牲。作为祭品的食物除“牺性”外,还有五谷杂粮,称“粢zī盛”,鲜嫩的果品蔬菜在民间祭祀中也是比较常用的祭品。
新兴的祭祀方式
网上祭祀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祀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网络祭祀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思念。
相比网上其他粗糙阴森的祭奠平台,心纪奠显得比较时尚,其设计界面和日常的APP非常相似,给人的感觉是具有很高亲和力,因此也引来了众多年轻用户的追捧。
在心纪奠平台只需要进行简单操作,就可以为已故亲人创建个人纪念堂或者双人纪念堂。在创建的纪念堂中,除了可以进行包括上香、献花等常见线上供奉功能外,还能分享亲人生前照片、撰写悼词或缅怀文章、快速分享给亲人等操作,可以看做已故亲人的网上家园。
网上家园-心纪奠
心纪奠还可以支持用户在线上创建姓氏宗族馆,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姓氏宗族馆的创建,同时可以将其他已故亲人纪念堂归入一个姓氏宗族馆,如果补充较多的资料,就可以呈现出比较完整姓氏宗族体系。除此之外,用户在思念堂还可以祭奠众多已故名人。在名人纪念馆,我们可以向中华民族的先贤英烈以及牺牲在抗击疫情一线的英雄们点烛上香,献花致敬,缅怀先烈,追思功德,感恩英雄,见贤思齐。
相比以往的各种高价卖祭品的网上祭奠平台不同,思念堂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网上祭奠体验,让祭奠逝者追思故人成了一件轻松的事,心理上不再感到非常压抑。网上纪念馆可无限地存放照片、文集,逝者的音容笑貌,亲友的深切怀念,照片、献词、歌烛,都化为多媒体文件,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的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的转移而损耗。网上祭祀让逝者的精神融入永恒,让每一个生命的故事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