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祭奠-网络祭拜网上祭扫-线上祭祀扫墓-网上祭奠平台心纪奠

创建纪念馆成功
纪念馆创建成功,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即可查看&完善纪念馆,追思亲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或长按二维码保存后关注公众号领取纪念馆

金龙山公墓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建肖路与西城大道交叉路口往东约170米处,公墓四周群山环抱,层岳叠翠,湖光山色相互交映;这里山清水秀,四季春光无限,人间仙境,万代天国福泽,又有帝王陵寝之气派。 碧水间缓游的鱼儿,是一种除去心中杂念的安宁,是对人生思念的回忆,坐在长廊之中小憩倾听和风细雨,与逝者灵魂相交。园区内有天地牌坊,雕梁玉砌,神道长廊,楼台亭阁,二十四孝,依山而上,浑然一体。 晚辈亲朋至此,追念亲友,缅怀故旧,感亲情之珍贵,仙逝者安息于此,绿荫苍翠之龙脉天山,纳日月之精华,伴岁月悠悠,庇佑生者,赐福在世。

1143

个网上墓园

5834

人参与祭奠

快速创建纪念馆
获取验证码
免费建馆
创建纪念馆成功
纪念馆创建成功,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即可查看&完善纪念馆,追思亲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或长按二维码保存后关注公众号领取纪念馆
  • 防控疫情的“急先锋”—李志柱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态势凶猛的疫情,2020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中午,笆篱镇党政办向辖内各村(社区)支书发出召开“笆篱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专题部署会议”的紧急通知。本已跟镇党委书记王凡同志请好假准备在家休养的李志柱同志,听闻会议消息后,迅速收拾好个人的工作笔记本,准备赶往镇会议室参加会议。爱人刘冬容看到后,立即劝说到“你已经请假了,可以在家好好休养,换个人去开会吧!”“我是村支书,现在党委、政府有召唤,我必须要去开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参加笆篱镇疫情防控专题部署会议后,李志柱同志迅速返回桐木湾村,带领支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会同市工作队以及社会力量沟通筹备疫情防控物资等方面事宜。 “爷爷,今天过年,奶奶做了好多好吃的菜,你快点回来吃饭吧。”李志柱的手机里不时传来两个小孙女催他回家吃饭的声音。“老李,工作再忙,也先回来吃饭吧,大家都等你呢!”妻子又一次次催他回家吃年夜饭。除夕夜,当别人还在享受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刻,李志柱早已赶到村委会,忙着和支村两委干部研究村里疫情防控的事情,部署各项防疫工作,紧急安排对村里所有人员进行全面摸排。 战疫一线的“排头兵” 1月25日(正月初一),当村民们在喜庆团圆的氛围中欢度春节时,李志柱同志已带领支村两委干部到岗到位,投身紧张而有序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疫情就是命令!与时间赛跑!和疫情抗争!他叮嘱村干部们一定要对来宜返宜人员摸排清楚,不遗漏一个人;一定要真实地上报数据,不瞒报,不漏报;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好,对居家隔离人员一方面做好每天体温测量和行踪管控,另一方面上门做好宣教工作。 在李志柱同志的号召下,村里的党员干部、后备干部和爱心人士积极响应,主动请缨投入疫情防控一线,挨家挨户发放防疫知识宣传资料,普及疫情防控知识;通过村村响、微信、QQ、手写标语等宣传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疫情进展、防疫知识、“丧事简办、红事不办”等相关规定,提醒村民做到戴口罩、少串门、不聚集、不信谣、不传谣,做好个人防护;在进出村主要路口设置执勤点,对来往车辆进行登记,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桐木湾村共9个村小组322户,通过地毯式摸排,共核查从湖北返村人员5户14人,其中2名武汉返村人员(2月6日全部人员已解除医学观察,情况良好)。
  • 人走了,精神没走— 田计强
    他用24年的忠诚热血,编织着辖区百姓的幸福美满,他用24年的赤子之心,守卫着一方土地的平安稳定,忠诚铸警魂,热血写春秋,他倒下了,倒在了抗疫一线,永远的离开了他的战友和他挚爱的亲人。田计强走了,但他的精神深深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 2020年2月3日晚上临睡前,田计强把放在抽屉里的药拿出来数了数,又整整齐齐地放回去。他扭头对坐在沙发上的妻子李芳芳说:“只有三盒药了。”妻子笑着说:“没事,还能吃21天,吃完了咱再买。” 这是沁水县公安局龙港派出所辅警田计强与妻子李芳芳的最后一次对话。2月4日早晨7点10分,田计强吃了碗汤面,穿上制服就出门了;8点20分,李芳芳接到丈夫所在单位领导打来的电话,火急火燎赶到沁水县人民医院时,丈夫因脑出血已经昏迷不醒了。 当天上午,田计强被转到晋城市人民医院。经过6天6夜的全力救治,2020年2月10日凌晨2时10分,田计强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49岁。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晋城公安战“疫"冲锋号紧急吹响。 沁水县公安局龙港派出所实行四班三运作、24小时值守模式。一组到医学隔离观察点警戒守护;一组到出入沁水卡点盘查入境车辆和人员;一组值班备勤,负责接处警。 10名民警和辅警被编为一组,连续工作24小时,非常辛苦。2020年1月25日,田计强找到所长何伟说:“所长,我要到一线。” 田计强是龙港派出所杨河警务室的一名辅警,他和另外一名辅警配合邵帅帅警官管理杨河社区。杨河社区有5000余常住人口和2000余流动人口、27个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3个娱乐场所,5家物流寄递业。田计强的工作模式是:三天在社区核查,一天在所里值守。 按照龙港派出所安排,杨河社区警务室民警必须在3天时间内完成所有人口的核查、登记工作。田计强和同事们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登记外来人员信息,排查行业场所,宣讲疫情防控知识,走访群众,发放宣传资料。他协助民警处置警情,配合社区干部抗击疫情。 核查社区人员信息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上级部门看到的只是一个数字,但数字背后却是基层民警数个日夜的不眠不休。核查人员信息时,首先要一趟趟地跑,不是东家不在就是西家不开门,有的不理解,民警只能耐心解释,好言相劝。上午没见到下午去,下午没见到晚上去,社区民警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都在2万步以上;其次要一个个地问。有没有从湖北回来的,是不是去过疫区等。有些人不想暴露个人隐私,故意不配合。即便如此,田计强也要不厌其烦地说服对方。 核查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因为人员是流动的,有的来了有的走了,每个人的情况都要了解到,田计强只能一遍遍地用脚步丈量社区的路,一遍遍敲响居民的门,让每一个上报的数字都有据可查。 2020年2月4日,是田计强到所里值班的日子。从1月25日至2月4日,他一直坚守在战“疫”一线。早上7点50分,他准时上岗,8点10分,民警们发现田计强脸色异常,赶紧扶他坐到值班室的椅子上,田计强突然呕吐,脸色发白,民警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2019年12月26日,田计强住院了。 当天上午11时,田计强对妻子说:“我从昨晚就感觉头晕,得去趟医院。”李芳芳陪丈夫去了沁水县人民医院。 各项检查结果出来,医生诊断:脑梗,立即住院。 李芳芳说:“2014年,他就得了脑梗,医生建议每天要按时吃药。可他一直觉得每天吃药,一个月下来花钱太多。他就把每天吃药改成一周吃一次。” 住院期间,田计强知道所里工作忙,就谎报自己扁桃体发炎了,不想让大家担心。 李芳芳说:他就是这样的人,有难处自己扛,从不向单位提要求。只要是所里的事,他没说过一个“不”字;只要是亲戚朋友开口,他都尽力帮忙。他很喜欢自己的工作,除了上坟,他没请过一天假。我们结婚以后,他和家人在一起过春节不超过5次;他很喜欢自己那身警服,一年四季都穿它。我19岁认识他到现在,他没有因嫌弃工资少而有换工作的想法。 在医院治疗了13天,田计强就急着出院。他的理由是:快过年了,所里人手少,工作多,我早点回去上班,也能分担点工作。 2020年1月7日,李芳芳办理了出院手续。1月8日,田计强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副所长霍鹏云问:“老田(田计强),身体恢复好了?”田计强依然是那句口头禅:“没事,小毛病,不当紧。” 仔细算来,田计强从警也有24年了。 1996年10月,他成了警队的一名新兵,热情高、干劲足。同事们对他的印象是:话不多,做事踏实;能吃苦,不讲条件;心地善,总是帮人。 所里的民警讲了一个故事,让人动容。 2018年6月12日,河南温县3位老人到沁水旅游。进入一座大山后,由于山高路窄、道路泥泞,车辆陷入泥坑,无奈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当天,正值田计强当班,他们就进了山。由于山大沟深,老人传送的微信位置和实际位置存在很大偏差,民警们在山里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人。田计强说:“这么找
  • 追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区干部—杨正亮
    在杨正亮心里,群众的事无小事。在居民心里,只要杨正亮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他就是大家的主心骨和贴心人。社区工作关系到居民的吃喝拉撒等方方面面,家里生活困难了、自来水管坏了、暖气不热了、邻里发生纠纷了……居民都会来找杨正亮,他坚持做好群众工作,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服务居民,耐心、细致、和蔼可亲是居民们对他一致的评价。 疫情防控期间,作为振兴南路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一级指挥长,杨正亮带领社区“两委”紧抓辖区各小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对1521户居民、3000多人进行地毯式排查,对发热患者、近期与疆外来农场人员有过接触的人员信息等全部登记上报。入户排查、发宣传单、劝导居民居家……他用脚步反复丈量所管辖7个小区的每个角落。健全完善单元长、楼栋长、网格长等制度,把各项防控措施宣传、落实到每个一个网格、每一个楼栋、每一个单元、每一户居民。手机铃声不断响起,这个身高一米八的汉子回复居民各种疑问、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时总是轻声细语、有问必答,用他的冷静、沉着、热心将大伙儿团结起来,共同防控疫情。 “杨书记说为了保险起见,他来送我去医院,减少我家人的外出。路上,他一直安慰我别担心,有啥事随时给他打电话,还叮嘱我办完事就联系他来接。”说到这里,刘雪洋的眼泪夺眶而出。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中,他总是最后一个才换口罩。”刘璇说,杨正亮“蛮横”得很,防护物资紧张,他每次都坚持先保证防疫工作人员和社区年老体弱的居民使用,如有剩余他才换新。
  • 放心不下大家、唯独忘了自己—施咏康
    他,把生命定格在抗疫一线 包河区有142万人口,是省政务中心所在地,汇集合肥高铁南站、汽车客运南站等交通枢纽,拥有全市最密集的住宅小区,对全区党员干部来说,战“疫”没有退路、必须打赢。作为组织部长,施咏康始终坚守岗位、积极履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省、市委“三防三查三加强”“四紧盯四到位”“八严八控”举措,开展“战疫情·组工在行动”,发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施咏康的谋划推动下,包河区发出了组建“区直机关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的“动员令”,短短一天时间,50个区直单位151名党员干部报名参加,全部下沉到街道社区,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为守住社区这道关键防线,包河区实行“四级网格”防控机制,由区领导“一对一”包保15个街镇级网格。常青街道城中村、老旧小区最多,那里的一些小区配套设施不全、物业力量不足,封闭化管理难度大,是整条防线最为薄弱的部分。“把常青交给我吧,那的情况我最熟”,从那时起,施咏康就钉在了常青。 2月9日当天,施咏康尽管已身感不适,但还是一大早就出了门,跑完一个城中村、一个商业开发小区、两个老旧小区、两个回迁小区,已是下午6点,回到部里他没有停歇,又带着同志们研究激励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的具体措施。可刚下楼,他又接到区工商联的电话,反映辖区有几家企业想捐款捐物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他立马打电话给相关工作人员,要求务必对接好。6:58,在接到“已落实好”的回复后,施咏康才完全放下心来…谁也没料到,这竟然成了他最后的工作轨迹! 施咏康走了,走得很突然,没留下一句遗言,却铸起一座丰碑,一座组工干部对党绝对忠诚的丰碑。 躬身务实、昂首进取 他,用实干书写出责任担当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能为事业发展留下什么?”这是施咏康生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尽职尽责“做答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包河区作为省会中心城区,城市化水平高,全区567个小区多是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还有38栋商务楼宇,组织怎么建?工作怎么抓?22年的组工实践,施咏康深知“党建工作要抓实,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扑下身子实抓”。

祭拜祈福

107950

建馆
快速创建纪念馆
获取验证码
免费建馆
提示
创建纪念馆成功
纪念馆创建成功,微信扫码下面二维码关注心纪奠公众号,输入手机号或名字即可领取纪念馆,完善资料及相片,追思缅怀。
心纪奠
长按二维码保存纪念馆二维码
立即去缅怀
关闭
创建纪念馆
创建纪念馆
获取验证码
免费建纪念馆免费建纪念馆

建馆量: 12W+祭拜次数: 765W+

关闭
发布讣告
发布讣告
获取验证码
免费创建讣告免费创建讣告

操作简单方便高效快速传播

关闭
创建家谱
创建家谱
获取验证码
免费创建家谱免费创建家谱

家谱:9208 祭拜: 765W+

提示

请使用如下方式下载心祭奠APP

方式一: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后输入手机号或逝者名字领取纪念馆编辑完善逝者资料,上传相片视频。

心纪奠
长按二维码保存纪念馆二维码
方式二:下载心祭奠APP
下载心纪奠APP
方式三:微信联系平台客服编辑

复制并打开微信

点击此处返回

纪念馆12W+

祭拜765W+

创建纪念馆 创建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