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始建于1975年,1981年竣工对外开放,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036平方米,其中纪念建筑物面积1604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00多万元。
陵园原为县级保护单位,1996年黄冈地区改市,区县分设,划归新成立的团风县管辖,1997年1月12日,经省政府批准升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雄伟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面箔金镌刻的是原国家主席李先念的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的背面是原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的题词:“为建立鄂东革命根据地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名垂千古!”;王任重、赵朴初亦曾为陵园题词。2017年3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个网上墓园
人参与祭奠
免费无广告 实景仿真 风格多样
云端永久留存 传承孝爱
电脑端 手机微信 APP
无论何时何地 实时缅怀
彭雪枫同志,1907年9月9日(农历八月初二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乳名隆兴,学名修道。
1912年初随教私塾的祖父彭如澜读书识字。后在伯父彭延庆办的私塾为富家子弟作伴读。
1921年秋,投奔在天津教书的伯父彭延庆,并考入南开中学。
1924年春夏之交,学校迁址于北京南郊团河,学校易名为“育德中学”。秋,彭禹廷中断资助。得校长余心清照顾,让其在该校小学部教国文,每周七小时,月酬十元,才得以继续上学。
1925年在爱国进步教师的影响下,阅读《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独秀文存》等进步书刊。“五卅惨案”发生后,组织同学同校方进行斗争,取得胜利,建立了育德中学学生自治会,被选为会长。6月下旬,经唐纵介绍,在育德中学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9年6月,被派到烟台刘珍年部二十一师做兵运工作。10月,在《国闻周报》副刊发表《烟台纪行》。12月,奉派往福山做农运工作。
1932年春夏之交,指挥二师参加宜(黄)乐(安)战役,歼敌五十二师高树勋残部。8月,粉碎了二师师长郭炳生的叛变阴谋。荣获“红星奖章”。
1933年5月,调任红三军团四师政委,率部东征,连战皆捷,进逼福州。11月,在浒湾八角亭战斗中身负重伤。
1935年2月,部队在扎西地区缩编,五师编为十三团,任团长。19日,红军回师遵义,在二郎滩二渡赤水河。十三团为先头部队,架设浮桥强渡,将敌击溃,保证了大军安全渡江。同月25日拂晓,十三团攻占桐梓城。当天,接受夺取娄山关任务。率领十三团先于主力两日,向娄山关急进。经激战,于是日午后五时攻占娄山关的制高点——点金山。晚八时攻占娄山关。
抗日战场
1938年9月,周恩来、叶剑英指示河南省委将工作重心转向豫东,创造豫皖苏边新局面。廿七日,竹沟抗日武装隆重举行进军誓师大会。同月29日,《拂晓报》创刊。雪枫同志写《拂晓报——我们的良友》发刊词并为刊头题字。
1939年11月11日,河南竹沟“确山惨案”发生后,撰写《关于竹沟事变》一文;同月,奉新四军军部命令,游击支队改番号为新四军六支队。任司令员兼政委。豫皖苏边区党政军委员会成立,任主任。28日,为《拂晓报》撰写题为《本报被禁的声明》的社论。
1940年8月,八路军的三四四旅、新二旅与六支队的部分部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12月9日,他在《拂晓报》发表了《怎样和敌人斗争与怎样建立敌后根据地》一书的序言;同月12日,因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耿蕴斋、六旅十七团团长刘子仁、十八团团长吴信荣率部叛变投敌,他发表了《为紧急动员告淮上绅耆书》。
新四军第四师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发生;同月17日,发表《誓为皖南事变殉难烈士复仇》一文;同月24日,发表《纵谈皖南事变——答记者问》的谈话;同月28日,八路军第四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任师长兼政委。2月10日,汤恩伯率十万反共顽军大举进犯豫皖苏边区,彭雪枫指挥四师进行长达三个月的反顽斗争;同月11日,致函顽军头目李仙洲,敦促其悬崖勒马;同月18日,致函阜阳县警备司令廖运泽,呼吁团结抗战,揭露何应钦利敌误国的罪行。
1941年4月2日,发表《为征公粮告淮上父老绅耆书》;同月19日,顽军一二四师四二五团团长陈锐霆率部举行战场起义;同月22日,四师三十二团在大小营集反顽战斗中失利;同月24日,发表《告南阳同胞书》。号召顽军中的南阳同胞拥护抗日的新四军,反对汤恩伯打内战的阴谋;同月25日,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五月五日,奉命率四师主力撤离路西进入皖东北根据地。
1943年3月17日夜,率部参加山子头自卫反击战,是役大获全胜,活捉苏鲁战区副司令长官、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击毙顽军头目王光夏及独立第六旅旅长李仲寰;同月29日,陈毅、张茜、范长江到半城;同月30日,为争取韩德勤共同抗日,与陈毅对韩德勤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面对面的斗争,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处理了韩德勤事件,将韩礼送出境。
为国捐躯
1944年1月1日,发表《一年来的军事工作》一文;1月19日,在朝鲜独立同盟第二次盟员大会暨朝鲜义勇军华中支部成立大会上作《中韩两民族携手并肩作战》的演说;同月29日,对四师直属部队作《我们是政府的卫队和老百姓的护兵》的报告。
1944年8月15日,率四师主力五个团在泗洪县半城镇大王庄举行西征誓师大会,冒暑西征;同月23日,指挥部队首战肖县西南的小朱庄,击毙顽军纵队司令王传授及其官兵三百余人,俘敌一千三百人,并争取了吴信荣部起义,首战告捷。
1944年9月上旬,率部继续西进,涤荡各地顽军,基本上收复了豫苏区八个县的地区;同月10日,围歼夏邑县八里庄顽军李光明支队,战斗进行得十分顺利,至11日,全歼顽军一个支队,俘支队司令李光明等千余人。是役,彭雪枫同志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中流弹牺牲,时年三十七岁。
王若飞,号继仁,原名王运生。1896年10月出生于贵州安顺市西秀区一个封建家庭,家住中华北路173号。1903年迁居贵阳。
1904年2月,王若飞被二舅父黄齐生接至贵阳承担抚养、供读。入贵阳达德学校学习(现为贵阳达德书院旧址,位于贵阳市商业中心大十字南侧)。他从《木兰辞》中读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名句时,十分向往那种奋战缰场、马革裹尸的战斗生涯“,遂改名若飞。
1911年11月,王若飞响应辛亥革命号召,参加贵阳学生队稽查城防。1912年在群民书店任店员。
革命岁月
1915年,王若飞随大舅父黄干夫到铜仁矿务局任文书兼会计。但王若飞在舅父黄齐生的带领下,参加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1917年,王若飞在黄齐生的带领下留学日本,“五四运动”爆发后,毅然回国。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2年6月,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王若飞同赵世炎、周恩来等人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探讨中国革命问题,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秋,同赵世炎、陈延年等一起,由阮爱国(即胡志明)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
1923年,王若飞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年3月王若飞回国。不久王若飞担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王若飞在中原地区大力发展中共党团组织,积极开展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为推动中原地区的革命运动作出了贡献。
1926年,王若飞调到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部主任(即秘书长),参与处理中共中央日常工作,并参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中国共产党五大后,王若飞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农民部长和宣传部长。
1928年6月,王若飞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中国农民协会驻农民国际代表,并在列宁学院学习。
1931年,王若飞回国就任中国共产党西北特委特派员,参与了领导西北地区包括陕、甘、宁、晋、绥、新等地农民斗争,开展土地革命。
1931年11月21日,王若飞在包头-泰安客栈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度过了近6年的铁窗生活。
1937年5月,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营救下,结束了5年零7个月的牢狱生活。同年8月到达延安,王若飞先后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1938年,王若飞起任中共中央华中工作委员会、华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0年起,王若飞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主任等职。期间,王若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许多政治、军事文章,参与研讨和制定了许多关于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政策、指示。
1944年5月,王若飞作为林伯渠的助手赴西安、重庆,与国民政府谈判。他还协助董必武主持中共南方局的工作,11月起王若飞任中共南方局工委书记,负责主持南方局日常工作,广泛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
1945年6月,王若飞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8月,抗战胜利后,王若飞作为中共代表,随同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和平谈判。重庆谈判期间,王若飞日夜操劳、呕心沥血,协助毛泽东、周恩来工作。
1946年1月,王若飞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在会上,王若飞按照党中央要求,既坚持原则,又掌握灵活的斗争策略,在改组政府和国民大会等重大问题上,团结各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的独裁政策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不幸遇难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携带着中共代表团就宪法、国民政府组成等问题同中国国民党谈判的最后方案,同秦邦宪、叶挺、邓发和黄齐生等,乘飞机离开重庆返回延安。因天气原因,飞机中途迷失方向,不幸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上撞山坠毁,同机13人全部遇难,王若飞当时年仅50岁。
国共两党举行了十次正式谈判会议期间,王若飞配合周恩来作了多次重要发言。10月10日下午,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同中国国民党代表王世杰、邵力子、张治中签署了《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王若飞在上海任职中共中央秘书部主任时,参与领导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运动。在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主任期间,参与研讨和制定了许多关于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政策、指示,对推动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若飞于1940年4月在《八路军杂志》上发表了《华北游击队与民众游击战争发展的经验》一文,提出了游击队的七项任务,为游击战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王若飞对陈独秀所犯错误的性质和严重后果作了揭露和批判。
王若飞指出内蒙古的工作要深入发动群众,做好民族工作,开展武装斗争,到一定时候要进行土地革命。针对日本特务策动的“自治运动”,王若飞还提出要加强蒙汉团结,共同抗日。
王若飞在延安创办了陕甘宁边区党委理论刊物《团结》月刊,还著有《中国向何处去》、《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等文章。
网上祭奠平台很多的,其功能参差不齐,我用过心纪奠平台感觉非常专业,不管是界面设计还是产品功能,都是能够满足用户所需的,大平台值得信赖。现在,大多数人更看重祭祀文化内涵,也逐渐从实地实物的祭扫,向网络祭祀祈福、家庭追思会等祭祀方式过渡。心纪奠平台至2018年上线至今,受到用户的好评如潮,被用户誉为“最专业的网上祭奠平台”,心纪奠平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节约社会资源,推进文明祭扫,绿色环保理念。不仅界面视觉效果好、功能多、访问快,而且还可以实现10秒即可创建纪念馆,多种个性主题馆可供选择,资料永久存档,突破了时间、地点、空间等阻隔,实现了随时随地、全天候全球化的缅怀。亮点是用户在进行建馆、基本祭拜服务等操作都是全免费的,只有在用户有高档祭品、供品等选择性祭奠需求以及高级功能需求(高级馆)时才需要支付少量的低廉费用。因此心纪奠是目前各大主流纪念平台中实现效果较好、功能较强、费用较低廉、十分受用户青睐的网上祭奠平台。查看详情
这里为您推荐全球华人新一代网上祭拜祈福网站-心纪奠。在最开始出现时,受制于传统文化理念,并没有被太多人所接受,但是近几年来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众多的网络祭祀平台也因此涌现出来。一方面是满足现代人们在祭祀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符合时代的特色,顺应时代的发展。“心纪奠”是湖南孝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一个响应国家号召,倡导绿色祭奠、推广文明祭祀的专业网上祭奠平台,经过多年的坚持与发展,已累计为数十万生命提供了上亿次祭奠服务,赢得了无数用户的称赞与肯定,并先后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民生网》《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心纪奠可以突破时空的阻隔,实现全天候、全球化的缅怀、祭扫,随时随地对先人表示敬意和孝心。现实中无法做到且又难以表达的事情,在这里却可以轻松实现。同时,网上祭奠还是一种环保、安全、节约的祭奠方式,还避免铺张浪费和环境污染。查看详情
可以选择在心纪奠平台为逝去的亲人祭扫。关注心纪奠公众号创建免费网上纪念馆,即可进行上香、点烛、献花、献供、献祭、祭文、上传相片等操作了。网站高仿真互动纪念技术,使您在网上的祭拜操作如同现实祭拜一样真实,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网上祭祀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祀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心纪奠网络祭祀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它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网上祭奠体验,让祭奠逝者追思故人成了一件轻松的事,心理上不再感到非常压抑。网上纪念馆可无限地存放照片、文集,逝者的音容笑貌,亲友的深切怀念,照片、献词、歌烛,都化为多媒体文件,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的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的转移而损耗。网上祭祀让逝者的精神融入永恒,让每一个生命的故事永远流传。查看详情
107950
次
建馆量: 12W+祭拜次数: 768W+
操作简单方便高效快速传播
家谱:9216个 祭拜: 768W+次
关注公众号后输入手机号或逝者名字领取纪念馆编辑完善逝者资料,上传相片视频。
复制并打开微信
点击此处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