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莺啼恰恰,故三月又称“莺月”。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扫墓祭祖是节日期间的重要礼俗,在祭拜前,人们通常会准备各种各样的祭品。那么去世的人第一个清明节上坟吗?清明节新坟挂清要买些什么?清明新坟为什么要提早去?本篇就带大家进行逐一解答。
去世的人第一个清明节上坟吗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节日期间,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那么去世的人第一个清明节上坟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去世的人第一个清明节是要上坟的,但是上坟的时间确是有讲究的。第一次上新坟时间在清明节前的10天的某一天吉日,第二次扫墓的时间,选择在清明节前当天,第三次扫墓的时间,选择在清明节后的10天的某一天吉日。
清明节新坟挂清要买些什么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习俗的中心,表达了人们对先人的孝敬和关怀。在祭拜前,祭品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清明节新坟挂清要买些什么?一起了解一下吧!
清明节上坟,要准备水果、素食、酒水、点心等贡品,一般要准备单数(三样或五样)。
1、香:清明节上香就像是发出信号,只有点了香先祖才知道子孙来祭拜了。
2、水果:清明节摆放贡品,一定要放水果。水果代表阴,最好拿三种或五种不一样的。
3、糕点:清明节摆放贡品,糕点也是必不可少的。糕点代表阳,同样要拿三或五种不一样的。
4、蜡烛:清明节上坟最好点一根蜡烛,寓意为子孙照亮明道。新坟用白蜡烛,旧坟用红蜡烛。
5、纸钱:清明节上坟烧纸钱,最好用传统的麻纸钱,而且一坟不烧二纸,要烧就一次性烧完。
6、其他:清明节给亲人上坟,还可以带一些亲人生前喜欢的食物或鲜花,但尽量不要带荤食。
祭祀先人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祭奠方式,清明节也可以采取网上祭奠的方式进行在线缅怀、在线追思。现如今,许多城市开始对实地祭奠烧纸燃炮进行限制,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繁忙、路途遥远等因素影响,人们无法按时祭拜祖先,这时我们可以采取网络祭祀、网络追思等绿色祭祀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意,也可以在网上给亲人建一个纪念馆进行网上缅怀,把亲人的相片,脑海中的记忆记录在纪念馆中,既可以在线上悼念,又可以保存在云端供后人缅怀,让生命故事得已传承,这也是对逝者另外一种有意义的缅怀方式。
如何进行网上祭奠,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来操作,其实流程很简单,1分钟就可以完成。具体流程如下:
以心纪奠网上纪奠平台为例:
1、请点击上方按键“免费建馆”,输入逝者姓名,创建人手机号,输入验证码,点免费建纪念馆按钮即可完成建馆,最后保存好建馆二维码。
2、a、方法一:点微信右上角+号打开扫一扫,选择图片扫码,选中第一步保存的二维码。即可进入纪念馆。具体参考如下图:
b、方法二:或者点微信右上角+号选添加朋友,选公众号,在搜索框中输入“心纪奠”公众号,点击心纪奠关注,在底部输入框中输入逝者名字或手机号领取纪念馆即可。具体参考如下图:
3、进入纪念馆后,可以上传逝者相片,视频,邀请亲友一起来追思缅怀,同时可以选择相关祭品,如冥币、香箔,蜡烛、鲜花等进行在线祭拜、祈福。
清明新坟为什么要提早去
扫墓祭祖习俗历史久远,早在先秦以前就有了。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那么清明新坟为什么要提早去?
清明节新坟提前上坟是为了去世的友人或者亲人可以提前收到贡品;新坟,指埋葬未超过3年的坟墓,笫一次扫墓的时间,选择在清明节前的10天的某一天吉日;笫二次扫墓的时间,选择在清明节前当天;笫三次扫墓的时间,选择在清明节后的10天的某一天吉日;当扫墓的日期选定后,具体扫墓时辰应选在当天的五更时分,即太阳未出来之前。这是由于传统习俗认为,天未亮,才敢出来吃供品的缘故。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作为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是什么?
据传,清明节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关于清明节扫墓的常见问答
网友问:清明节新坟可以填土吗?有什么讲究吗?
心纪奠答:坟墓头三年之内,不宜动土、迁坟,如非必要不要添坟,这是最大的忌讳。
网友问:2023年新坟不过社是哪一天?2023年新坟不过社是农历几月?
心纪奠答:2023年新坟不过社是2023年3月11日,农历二月二十,星期六。
新坟不过社是指在春社日前去给新坟烧纸、祭拜。主要针对先年或当年新亡故的人,扫墓时间要安排在春社日前或当天进行。但有些地区指新亡三年内亡故的人,扫墓要在春社前。
照片会泛黄,手机会坏会丢失,头脑中的记忆会日渐模糊,可以尝试点击按键“免费建馆”,为逝去亲人创建一个永久免费纪念馆。将逝者一生的印记保存起来,30年、50年、子孙后代都可以看到逝者的事迹,同时也可以采取网上祭奠的方式进行在线缅怀、在线追思,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这也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和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