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寓意着寒冬即将到来,人们在思念已故亲人的同时,还会为他们送去御寒的衣物,因此在民间,寒衣节也被人们称为“授衣节”。那么十月初一送寒衣可以提前去吗?十月初一送寒衣都烧什么?十月初一寒衣节是什么意思?本篇就带大家进行逐一解答。
十月初一送寒衣可以提前去吗
每年寒衣节,人们会为亡人送寒衣过冬,表达孝道和怀念之意,但送寒衣也有时间上的讲究,那么十月初一送寒衣可以提前去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提前可以,不可以推迟,所以送寒衣只可以提前。
当天送寒衣是最合适的。显得你想得比较周到,但千万不要过了寒衣节的日子,也就说:可以提前,但不可以拖后!不能做到当天去最好的可以提前2-3天去,这是约定俗成的祭祀习俗。
十月初一送寒衣都烧什么
送寒衣是寒衣节的特色文化习俗,是孝道思想的体现,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年一度的寒衣节即将到来,那么十月初一送寒衣都烧什么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1、准备供品
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2、进行拜祭
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等。
还有的人家,在坟头划圆圈时,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其用意乃在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穷极生恶,抢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祭祀先人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祭奠方式,寒衣节的时候也可以采取网上祭奠的方式进行在线缅怀、在线追思。现如今,许多城市开始对实地祭奠烧纸燃炮进行限制,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繁忙、路途遥远等因素影响,人们无法按时祭拜祖先,这时我们可以采取网络祭祀、网络追思等绿色祭祀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意,也可以在网上给亲人建一个纪念馆进行网上缅怀,把亲人的相片,脑海中的记忆记录在纪念馆中,既可以在线上悼念,又可以保存在云端供后人缅怀,让生命故事得已传承,这也是对逝者另外一种有意义的缅怀方式。
如何进行网上祭奠,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来操作,其实流程很简单,1分钟就可以完成。具体流程如下:
以心纪奠网上纪奠平台为例:
1、请点击上方按键“免费建馆”,输入逝者姓名,创建人手机号,输入验证码,点免费建纪念馆按钮即可完成建馆,最后保存好建馆二维码。
2、a、方法一:点微信右上角+号打开扫一扫,选择图片扫码,选中第一步保存的二维码。即可进入纪念馆。具体参考如下图:
b、方法二:或者点微信右上角+号选添加朋友,选公众号,在搜索框中输入“心纪奠”公众号,点击心纪奠关注,在底部输入框中输入逝者名字或手机号领取纪念馆即可。具体参考如下图:
3、进入纪念馆后,可以上传逝者相片,视频,邀请亲友一起来追思缅怀,同时可以选择相关祭品,如冥币、香箔,蜡烛、鲜花等进行在线祭拜、祈福。
十月初一寒衣节是什么意思
寒衣节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节日,虽然不像其它节日一样有着热闹的节日氛围,但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十月初一寒衣节是什么意思?
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源于周朝。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标志着严冬的到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我国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半)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
2022年寒衣节是几月几日
和清明,中元节一样,寒衣节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祭祀节日,这一天,很多地区的人们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那么2022年寒衣节是几月几日呢?
2022年10月25日,即农历十月初一,星期二,这天便是寒衣节。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源于周朝。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标志着严冬的到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我国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半)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
关于寒衣节送寒衣的常见问答
网友问:今年什么时候送寒衣?什么时候是送寒衣的日子?
心纪奠答:2022年10月25日。寒衣节是在每年的十月初一,节日起源于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北方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
网友问:十月初一寒衣节什么时候烧纸?几点烧纸最好?
心纪奠答:寒衣节烧纸时间最好在早上6:00左右,可以根据日出时间调整。按照习俗,是在寒衣节这一天给逝去的亲人朋友送寒衣,是最合适不过的日子。
照片会泛黄,手机会坏会丢失,头脑中的记忆会日渐模糊,可以尝试点击按键“免费建馆”,为逝去亲人创建一个永久免费纪念馆。将逝者一生的印记保存起来,30年、50年、子孙后代都可以看到逝者的事迹,同时也可以采取网上祭奠的方式进行在线缅怀、在线追思,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这也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和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