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二月初二,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由此明证了“二月二”在中国习俗中的重要地位及先辈对自然科学领悟。
龙抬头的到来,预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把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对于龙,人们都是十分尊敬的。龙是神话里生活于大海中的神异生物,司掌行云布雨,常用来象征祥瑞。在汉代文献中,就有关于龙形象的记载,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提到舞龙求雨的活动,直接借助龙的形象举行求雨活动。而二月二龙抬头这个传统节日的很多习俗活动,也是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同时,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人们也会祭社神。在古代,土地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主要食物获取方式以农耕为主,因此人们开始崇拜土地,将土地人格化。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二月二这天,不仅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家家都会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并摆上丰富的食品供奉,祈求神灵赐福、五谷丰登。
在不忘土地神恩德的同时,人们也不会忘记祭拜祖先。民间认为,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即使祭祖逝世,但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在这冬去春来,草木萌生的时节,人们要祭祀祖先,在祭拜时,也会说一些寄托思念和请求保佑的话语,相信祖先们一定会听到,给家里人带来幸福和安康。
祭祀民俗代代相传,不管是冬去春来,燕语花香,还是寒冬已至,春归有期,人们都有着和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信仰着天地,信仰着祖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一直以来,自然将一个五光十色、缤纷斑斓的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遍了风花雪月,春华秋实,也看遍了时序更迭,沧海桑田。没有个人与家庭的传续,历史将是苍白、抽象而没有人情味的,而祖先是我们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也是人们继续前行的起点。祭祀,不是宗教的,是充满情谊的,是诗意的、道德意义上的真实,是人们在这片土地继续生活奋斗的动力。
我们的敬意之情,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轰轰烈烈的,也可以是尊重自然,敬重先祖。又是一年春来到,“心纪奠”特别推出了二月二祈福迎春活动,让生活忙碌无法参与祭祀的人们,也能为祖先送上诚挚的敬意和祝愿,让每个春日都充满了温情和美好!
二月二,龙抬头:愿您一生平安,生活顺利无忧愁!龙抬头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