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有什么传说,除夕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家人团员的日子,中国传统文化里面,除夕是国人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大家会辞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那除夕有什么传说呢?除夕的习俗有哪些呢?下面为您介绍除夕相关内容。
除夕有什么传说
除夕是每年的最后一个夜晚,许多人称之为大年夜和除夜等等,是辞旧迎新,万象更新的一个节日。那除夕有什么传说呢?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夕”。这家伙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后还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对它恨得要死,但又没有办法。有个叫七郎的猎人,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他。
他带着狗到处找“夕”,找来找去始终没有找到。原来“夕”白天不出来,太阳落山后它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也没人晓得它住在哪儿。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人们一听外头杀起来了,都拿起东西敲得震天响。
这时“夕”有点斗不过,想逃跑了事,哪晓得后腿被猎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除夕的时候要做什么
除夕的时候通常要聚在一起共享团圆,那除夕的时候有什么习俗呢?除夕的时候通常要做什么呢?下面为您介绍介绍。
1、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祭祖也衍生出了很多的形式,我们在祠堂祭拜完先祖之后,可以为先祖在网上建立一个纪念馆。只要关注心纪奠公众号或者点击页面的创建纪念馆按钮,输入手机号验证码,就能立刻建立一个网上纪念馆了。
2、守岁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这就可以看出除夕守岁的正面作用。
3、踩岁活动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4、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5、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每家每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声除旧迎新。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燃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除夕要注意什么
除夕是我国的重要节日,从上古时期就有除夕活动的影子。因为由来已久,自然有很多的讲究和注意事项。下面为您介绍除夕要注意什么。
1、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2、忌倒污水、倒垃圾
据说,随意乱倒污水、垃圾,乱丢杂物,随地便溺的话,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的话,就会降祸到人。
3、进餐忌讳有人来串门
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4、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
除夕的内涵和意义
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下面为您介绍除夕的内涵和意义。
在传说以外,据史料记载,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时期。”岁” 字在中国古代与“年”字相通用,岁即是年,年即是岁。据《说文解字》释,”年” ,”谷熟也”。《谷梁传》 中也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就连甲骨文中的”年”字,亦是谷穗成熟的样子。因而,可以推断,”年”是丰收喜庆的日子,而过年则是对丰年的庆贺和祈祷。
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终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 -名称的,晒晋周处撰着的《风土记》等史籍。
关于除夕的相关问答
网友问:除夕的时候有些地区有通宵点灯不关灯的习俗,这个习俗有什么说法呢?除夕通宵点灯的寓意是什么呢?
心纪奠答:
民间有照虚的习俗,通宵开灯赶跑穷鬼,来年就顺顺利利了。而且大年三十都要点亮蜡烛,彻夜通明。大年 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到了晚上就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 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网友问:除夕的时候为什么要贴春联呢?除夕贴春联是怎么来的呢?
心纪奠答:
在民间记载中贴春联这一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借此表达人们心中的祈求来年可以健康平安的愿望。
把爱留住,把记忆留住,把生命的印记留住,是我们对逝者最好的缅怀,花一分钟在心纪奠创建一个免费纪念馆,邀请亲友一起各自把逝者相片视频传到纪念馆。长久保存,随时缅怀。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