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奠谁,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叫踏青节、三月节等,节期在每年仲春和暮春交接之时。扫墓和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那清明节祭奠谁呢?清明节的习俗还有哪些呢?下面为您介绍清明节相关内容。
清明节祭奠谁
清明节有祭奠的习俗,每到这个节日人们就会去祭奠逝去的先祖或者去公墓祭扫。那最初清明节祭奠谁呢?下面为您介绍。
在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被人陷害而流亡国外,生计难寻。饿的晕倒在路上,此时,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可此时,以前舍命救他的介子推却早已病死,为了纪念他,晋文公将他死去的日子定为清明节,并流传至今。清明节祭奠的习俗随着时间一步步流传到了今天。
如今的时代,我们除了传统的祭奠方式之外,还可以在网上为先祖建立一个纪念馆,将亲人的资料传到网上,就能为他建立一个网上灵堂。只要关注心纪奠公众号或者点击页面上方的免费建馆,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就能立刻为先祖建立一个不会消失的纪念馆。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给逝者的祭奠,那除此之外,清明节还有哪些重要的习俗呢?下面为您介绍。
1、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2、植树
清明前后,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刻,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而清明植树风俗也一直流传至今。
3、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4、插柳
据说,清明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
清明节的时候吃什么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不同的地区也会有不同的饮食习俗,还有一些只会在清明节吃的食物。下面为您介绍清明节的时候吃什么。
1、清明螺
到了清明的时候,正是吃螺蛳的最佳时节,这个时候螺蛳还没有大量繁殖,正是丰满、肥美的时候,因此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说法。
2、青团子
每逢清明之时,江南地区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是用“浆麦草”或者“艾草”捣成汁后拌到糯米粉里制作而成,非常受人们喜爱。
3、芥菜饭
一到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有种说法是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因此人们对于芥菜饭也十分喜爱。
4、艾粄
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关于清明节的相关问答
网友问:清明节去给先祖祭奠的时候有什么忌讳呢?比如不能带什么东西之类的。
心纪奠的:
上坟的贡品每样都应该准备单数,一般摆的水果起码是三个,摆的水果、贡品不宜随意,一般以三个、六个、九个这样的数量递增。上坟都会带很多东西,特别是水果是必带的,但有三样是不能上的。
水果不能成串的,例如葡萄,龙眼,上坟带葡萄的话有死成串跟先人走的意思,那样子是很不吉利的兆头。
水果也不能的空心的,例如蒲桃,香瓜,这样子的话去上坟是寓意没有心,因此是有对先人不敬之意。
网友问:清明节给先祖烧完纸之后,有什么忌讳的呢?有什么事项是烧纸之后需要注意的呢?
心纪奠答:
忌脚踏纸灰
烧完纸钱之后一般都会有很多的纸灰,如果在这个时候脚踏纸灰的话,对于失去的老人无疑是特别不敬的事情。所以无论如何,都最好不要在刚刚烧完纸钱的时候就脚踏纸灰。需要等过了一段时间,烧下去的东西已经被祖先给接收到了,之后才能够开始处置这些纸灰,即使是脚踏,也是没有关系了。
忌把纸灰扫走
刚刚烧完纸钱,最好就是不宜马上把纸灰扫走。这样其实是比较心不诚的,会让人觉得其实是在走一个过场。同时烧纸钱给失去的老人,对方接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你刚刚烧完就扫的一干二净了,那自然就等于白烧了,对逝去的老人而言,这是多此一举的事情。所以最好过一段时间再扫走纸灰。
失去方知珍贵,趁记忆清晰,照片还在,赶紧给逝去亲人在心纪奠创建一个网上免费纪念馆,把这些珍贵的资料保存起来,否则丢失就再也没有了。把生命故事和生命印记传承传递下去,才是对逝者最大尊重和缅怀。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