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特色文化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区。春节是傣族重要的传统节日,那么傣族有哪些独特的过年习俗?满族的过年习俗有哪些?满族过年有哪些传统美食?下面心纪奠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如果感兴趣的话就一起看下去吧。
傣族的过年习俗
春节是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那么傣族有哪些独特的过年习俗?
浴佛
春节第一天,人们要采集鲜花和绿叶到佛寺供奉,用清水为佛像洗尘,祈求神灵保佑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浴佛”完毕后,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丢包
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们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孔明灯
入夜后,在广场空地上,人们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赛龙舟
泼水节常常在春节的第三天举行,那天,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放高升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
满族的过年习俗有哪些
春节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节日期间,习俗活动众多,热闹非凡,那么满族的过年习俗有哪些?
除夕前,人们要在家中张贴对联、窗花,挂笺、福字,互赠绣有“岁岁平安”的荷包。除夕下午,人们要摆供、祭祖。年三十中午打开祖宗龛,摆上五件锡供器,主食摆上两摞馒头,一摞五个,猪头摆在正中间,猪鼻孔插上大葱,还有干饭五碗。到了除夕,各家还要接神,接神后在大门口放一横木,以阻鬼魅进来。
祭祀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祭祀方式,还有网上祭祀。网上祭祀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没有环境污染、祭品浪费等问题,更加绿色环保,那么如何网上祭祀?
以心纪奠祭拜祈福公益平台为例
1、请点击上方按键“免费建馆”,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建立纪念馆。
2、填写逝者资料信息,可以邀请微信好友,一同书写生平事迹,上传照片。
3、进入纪念馆后,选择祭品,如冥币、香箔等,即可祭拜祈福。
2、正月初一人们皆早起,穿戴新衣帽,互相拜年,恭贺新春。
正月十五,除了接彩灯外,还制作“冰灯”,张灯三日。
满族人正月不剃头,大都等到二月二这天,才肯剃头。满族人还有“领龙”的习俗,用草木灰从水缸一直撒到井旁,灰道弯曲如龙,然后在院中举行祭祀,以求一年风调雨顺。
满族过年有哪些传统美食
除了众多有趣的活动,在节日期间,满族人民也会准备各种各样的传统美食,下面为大家介绍满族过年的传统美食。
满族人的年节食品主要有:粘豆包、粘火勺、萨其马、白肉血肠、豆面卷子(驴打滚)、苏子叶饽饽、大黄米干饭、火锅等;喜饮喝的酒,主要是自己用大黄米酿造的“米酒”;客人来家拜年,喝的饮料是用炒糊的大黄米、高粱米冲的“糊米茶”。
腊月二十三,满族人过小年,各家在这时候要做粘豆包、豆面卷子等粘食。如今粘豆包也逐渐被汉族接受,豆面卷子就是大家所俗称的“驴打滚”。
除夕到来,满族人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马,萨其马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而成,色美、味香、可口,是人们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节日佳品。
关于傣族过年习俗的常见问答
网友问:傣族过年是什么时候?傣族新年的节日时间是什么?
心纪奠答: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历大约是农历清明节以后的第七天。节日期间,傣族同胞举行热闹非凡的泼水、赛龙船、放高升活动。泼水活动是傣族人民过年的最高潮,也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因而通常称做历年节为“泼水节”。
网友问:傣族过年泼水的意义是什么?能简单说明一下吗?感谢!!
心纪奠答: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互相泼水,用水表达真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心中的祝福。泼水有文泼水和武泼水之分。文泼水是对长者,舀起一勺净水,说着祝福的话,拉开对方的衣领,让水沿着脊梁流下去。被泼的人高兴地接受祝福,不得跑开。武泼水则没有固定的形式,用瓢、盆、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头迎脸地泼。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泼的人越感到高兴。
照片会泛黄,手机会坏会丢失,头脑中的记忆会日渐模糊,为逝去亲人在心纪奠创建一个永久免费纪念馆。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和敬畏。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