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祭祀的贡品,众所周知,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这天人们都会吃月饼、赏花灯,出门在外的人也会回到家里共享团圆。同时中秋节有祭祀的习俗,那中秋节祭祀的供品需要哪些呢?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下面为您介绍中秋节相关内容。
中秋祭祀的贡品
中秋节祭祀作为中秋节的重头戏之一,自然有很多的讲究,那中秋祭祀的供品有什么讲究呢?什么贡品适合中秋节呢?下面为您介绍。
说到中秋,祭月是最重要的环节,而且挑选供品更是一种让人头疼的事情。因为你拿去祭拜的供品品种,那就足以让人看到你的诚心与面子。一般来说,月饼就不需要大家去准备。因为很多公司都会采购好作为员工福利去发放。但是除了月饼外,很多长辈都会额外买这些作为供品,非常实用。
俗话说“吃月饼赏桂花”,很多人都喜欢买桂花酒来祭拜月神。桂花是富贵吉祥、子孙昌盛的象征,所以桂花酒自然备受人们喜欢。桂花酒的历史与中秋节一样悠久,早在屈原的《九歌》中,就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之说。到了清代,中秋节饮桂花酒变成既定习俗。现代人则称之为桂花米酒。
除了桂花酒外,柚子也是长辈们喜欢拿去祭拜的一种水果,主要是因为柚子是圆的,象征着团圆;而柚子又谐音游子,中秋是团圆节,游子当然回家团圆。特别是福建的柚子,新鲜采摘,诱人果肉,味甜多汁。当然也有人额外喜欢采购葡萄、苹果等作为祭拜的水果品类。不过柚子看起来比较应景,而且刚好也是这个季节的。
最后很多人还会采购一些干果作为供品。但是在笔者看来,这还不如采购一些混合型的坚果,坚果健脑又营养,老人、小孩、孕妇、普通人都非常适合吃。坚果是植物的精华部分,一般都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油脂、矿物质、维生素较高,对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极好的功效。
中秋节有什么习俗
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习俗和民俗,现在也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之一。作为一个流传千年的节日,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下面为您介绍。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
中秋祭月,到了现在,也可以在网上建立一个纪念馆,将自己的思念和情感寄存在馆里,不用担心丢失和遗忘。关注心纪奠公众号或者点击上面的按钮就可以立即建馆。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最初是源于古人对于自然的崇敬心理而产生的,慢慢就演变成了如今中秋节的样子。那中秋节最开始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下面为您介绍中秋节的由来。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关于中秋节的相关问答
网友问:在中秋节的时候大部分地区都有吃月饼的习俗,那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中秋节吃月饼是怎么来的呢?
心纪奠答: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
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网友问:不同的地区过中秋节有不同的习俗,那北方地区过中秋节有什么说法呢?
心纪奠答: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风欲静而树不止,人欲孝而亲不在。人不是活在后悔里,有些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我们继续,比如把逝者生命故事记录保存下来,不要等以后很多记忆忘了、相片丢了才后悔现在没有举手之劳做这一步。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不留下新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