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民间,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相思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是一种深沉的怀念和期待。古今多少诗词歌赋,都在诉说着相思之情,那么中秋节为什么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说法呢?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都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殷文圭在《八月十五夜》写道:“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
苏轼《水调歌头》诗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一轮明月,集凝聚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
说起中秋节,最让人期待的便是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时节食品之一,又称月团、小饼、丰收饼、团圆饼等,最初是用来拜祭月神的供品。
中秋吃月饼的描述,早在明代就有记载,《西湖游览志会》写道:“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时至今日,中秋节吃月饼仍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离家的游子,在一年之中最美、最迷人的夜晚,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身边的家人身体健康,天上的月亮皎洁明亮,而口中的月饼软糯香甜,满口生香,这一刻,旅途的劳累和生活的疲惫都将化作云烟,只剩暖暖的祝福和向往,或许这才是中秋真正的意义。
不管是春节的饺子、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馃、端午的粽子,还是中秋节的月饼,都承载着人们浓浓的祝愿和思念,时间是流逝的,任何人都无法守住,他们是时间的产物,他们终将逝去——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和亲人。
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中秋之夜,我们在人世阖家团圆之时,仙逝的祖辈亲人,在“那边”是否也能团圆?是否也能尝到月饼的那口香甜?各家各户把酒言欢,团圆欢乐,可有一滴到九泉之下?
中秋佳节,我们也可以送上团圆的月饼,把思念和祝愿传承下去,让逝去的亲人,在“那边”也能“团圆”,《弟子规》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不仅是侍奉双亲于生前,身后更是持孝道不变,时时处处先祖宗、先父母,后子孙,知恩、报恩。
每逢佳节倍思亲,不妨关注心纪奠公众号,创建一个免费纪念馆,为亲人奉清酒,供月饼。八月中秋的月亮是圆的,月饼,苹果都是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不能阻隔我们的思念,愿思念远去,尽享亲情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