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清明祭祀寻根思源从清明祭祀文化探讨传统节日的现代化问题。希望通过这种具体的探讨,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贡献微薄之力。读完这篇清明祭祀寻根思源后能让你对清明祭祀有更好的了解。
一、清明祭祀活动中的种种问题
清明节起源很早,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内涵也十分丰富,节日的民俗活动包括祭祖扫墓、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祀活动。
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清明祭祖的传统,有一个演变过程,到唐代,清明祭祀才逐渐形成定制。到宋代,朝廷做出了带有某种强制性的规定,在寒食、清明的三日内,各地均须祭扫陵墓。届时无论官员士庶,都出城祭扫。此后,清明祭祖活动便世代传衍,相沿成俗。即使是在上个世纪,在主流意识形态对清明祭祀活动高调排斥、大加挞伐的非常时期内,民间的清明祭祀活动仍然不绝如缕,可见作为一种民俗活动,清明祭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民众基础。
近三十年来,清明祭祀活动从逐渐在民间恢复到广泛盛行,并形成了官方、民间相互呼应之势。清明节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就是国家对民间呼吁的积极回应,而近年来各地政府竞相举行的各种隆重的祭典更使这一活动成为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引人瞩目的大事。
应该说,近年来清明祭祀活动的盛行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于传统的重视,有其必然性。但是,如果对近年来各种清明祭祀活动细加考察,就可以发现,无论是各地官方举办的盛大祀典,还是民间的祭祀活动,都存在不少值得人们反思的地方。
从内容方面看,没有真正把握清明祭祀的文化内涵,彰显清明祭祀的文化价值。一些地方政府按照“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把举办清明祭典作为招商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手段,当地往往在祭祀活动过后喜不自禁地向新闻媒体夸耀招商引资的成果;一些人把清明祭祀作为炫富的机会,墓园追求豪华,互相攀比,祭品则日渐奢华甚至近于荒诞,纸扎的“小姐”也成为祭祀先祖的贡品;在一些乡村,清明祭祀甚至成为强化狭隘的宗族意识、挑动宗族对抗的契机,从而造成族群分裂,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在祭祀礼仪方面,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有礼乐文明的深厚积淀,却没有一套符合现代需求、基本达成共识的祭祀礼仪,也没有普遍接受的祭祀音乐,往往是各地、各家甚至各人自行其是。家庭的祭祀活动中有的跪拜磕头,有的鞠躬致意。即使是官方举办的盛大祀典,参加者的服装也是五花八门,杂乱无章。
此外,祭祀方式的问题困扰着人们:随着现代社会人员流动性的加大,许多人事实上已经不可能亲临先祖坟茔祭扫,在清明时节应该采用什么祭祀方式?殡葬改革后,许多人已经不用墓地,甚至也不存留骨灰,后人如何祭祀?
对以上现象的关注,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以下问题:传统的清明祭祀活动是否已经真正成为现代民众精神生活的内在需求,抑或仍然还只是一场定期推出的传统民俗表演?在现代生活环境中,人们究竟是如何理解清明祭祀的内涵的?这种理解是否符合清明祭祀的本来意义?传统文化普遍面临着现代化的问题,传统的祭祀活动如何解决自身现代化的难题?传统的祭祀活动有哪些核心的内容需要坚守不失,有哪些地方需要因时通变、革故鼎新?
二、清明祭祀的文化内涵
把握清明祭祀的文化内涵,明t清明祭祀的意义,理解祭祀活动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是我们建设现代清明祭祀文化的起点。
在中国古代,祭祀活动被认为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地位十分重要。《左传・成公十三年》中“国之大事,惟祀与戎”之说不仅反映先秦时期的事实,也影响了此后历代人们对祭祀的看法,形成了重视祭祀的传统。在中国思想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众多先哲对祭祀功能、地位的论述与强调。《论语・学而》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礼记・祭统》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法》说:“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在清明节中纳入祭祀的内容而逐渐形成盛行不衰的清明祭祖习俗,其思想基础正是中国宗法社会中对祭祀高度重视的观念。一年又一年的清明祭祖活动,与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相伴随,构成了民族精神生活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由此可见,在清明祭祖的各种仪式、活动的背后,承载了深刻的价值理念,相对于祭祀的各种的仪式、活动这些表面的形式而言,这些价值理念才是清明祭祖的灵魂。
祭祀先祖,人们可以缅怀祖先创辟的艰苦与奠基的辛劳,将自己纳入家族历史的链环,激发自己承先启后、不忘先祖的教诲、光大先辈功德的使命感。
祭祀先祖,人们可以追忆先辈的音容笑貌,感念先辈养育的恩情,将自己置身于生生不息的生命序列之中,意识到自己对家庭、对后辈的责任。
祭祀先祖,人们可以重温先祖的事迹,崇仰敬慕先祖的人格,从而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教育后人。
祭祀先祖,人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家族成员同祖共宗、血脉贯通,强化对亲情的认同,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由祭祖推衍而来的对于人文始祖、先贤先烈的祭祀,更是可以让人们在追思、缅怀的过程中体认人文始祖筚路蓝缕、肇启文明的丰功伟绩,体认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曲折艰难,体认中华民族的血脉相连,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认同感,营造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激励人们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简略地归结为八个字:感恩思源,继往开来。我认为这就是清明祭祀活动的灵魂和核心。无论是公祭还是私祭,清明祭祀如果缺乏这些内容,就只是缺少灵魂的空洞的礼仪形式,甚至可能只是借清明祭祀之名上演的种种闹剧。
三、清明祭祀礼仪的建设
祭祀必须以内心的诚敬为基础。《礼记・祭统》说:“夫祭者,非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是祭祀的根本。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张岂之先生主张“心祭重于形祭”。
当然,强调“心祭”并不是因此就否定“形祭”的必要。事实上,一定的仪式以及这些仪式所营造的氛围、场景可以增强祭祀活动的效果,相反,没有仪式作为表征,活动就容易淡忘。因此可以说,对于祭祀活动来说,礼仪是不可缺少的,礼仪建设是现代清明祭祀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来,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相当完备的祭祀礼仪制度。因为在当时,礼是整个社会生活的核心,“不学礼,无以立”,离开礼就会在社会生活中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人们高度重视祭祀活动,祭祀礼仪也相当发达完备。但是世易时移,在历史的沧桑变幻之后,曾经指导、规范古人的那一套礼仪制度在今天的生活中几乎荡然无存,而新的符合社会需要,体现时代特点的礼仪规范却并未很好地建立起来。因此,虽然号称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但当今中国还存在诸多礼仪缺失。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谈到。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常常不知如何相互称呼的问题尚且没有解决,以致使人不时遭遇尴尬,那么在清明祭祀礼仪方面的缺失也就不足为怪了。
要建设现代清明祭祀文化,就必须着手解决祭祀礼仪缺失的问题,建设新的祭祀礼仪。应该看到的是,制礼作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熟悉古代礼典礼制,通晓古人制礼作乐之意,然后通情达变,斟酌去取,所谓“坐集千古之智,吾得以折中其间”;另一方面,需要了解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吸收世界文明优秀成果,使之体现于新的礼仪之中。这两个方面的工作,缺一不可。即使仅仅完成其中某一个方面的工作,也绝非易事。
显然,制礼作乐的工作并不是某一个人短时期内就能完成的,需要众多学者共同的长时期的努力。张岂之先生在《心祭重于形祭》一文中曾经建议有关专家从不同方面人手加以研究,弥补目前黄帝祀典中音乐、服装方面的缺失。我认为这一建议是可行的。有了不同方面专家的努力,加之以时间积累,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特征的祭祀礼仪是能够建立起来的。
我们知道,八百多年前,宋代大儒朱熹有鉴于当时社会礼仪出现的一些弊端,决意加以整顿。他在反思、吸收前人以及同时代学者礼学思想成果的基础之上,又勇于创新,撰修了《家礼》。朱熹《家礼》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明清时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影响深远。不仅如此,其影响还波及朝鲜、日本。今天,我们期望能够比肩《家礼》的新礼书能够早日出现。
四、清明祭祀的对象和祭祀方式
在历史上,清明祭祀的对象最初主要是血缘意义上的家族先祖,然后扩大到公祭文化意义上的民族先祖以及历代的先贤先烈。
清明祭祀对象的不断扩大,反映了人们视界不断拓宽与突破。事实上,儒家对于祭祀对象的确定持相当开明的态度。《礼记》就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只要对人们的生存发展、对文明的推进做出了贡献的人物,都可以祭祀。基于这一原则,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更多的公众人物(比如说历代民族英雄、各地抗日烈士等等)纳入国家、地方的祭祀对象中,每年清明由政府出面组织公祭呢?
祭祀对象的选择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其目的在于以此突出、彰显某种理念,形成一定的价值导向。由各级政府公祭那些对国家、民族、社会做出牺牲、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让人们纪念、铭记、感恩、景仰、追慕,见贤思齐,实际上是以此方式倡扬国家主流的价值观念,其社会教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认为,这应该是建设现代清明祭祀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一方式,清明祭祀在保留家族私祭为主特点的同时,也可以容纳更多的现代公共生活的内容,更好地与现代社会接轨。
五、清明祭祀方式的更新问题
现代社会空前的流动性决定了相当一部分民众不可能采用传统的祭祀方式亲临先祖坟茔祭扫。即使个人时间允许,交通也无法承载。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由国家出面提倡多种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祭祀方式,否则,以祭祖为主要内容的清明节终究只是部分人的节日,对于众多身处异乡无法到故里的人们来说,清明节放假只不过是增加一个令人遗憾的休息日而已。这岂不是在很大程度上有违国家定清明节为假日的初衷?
近年来,一些地方推出了清明网络祭祀等形式,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与传统的墓祭方式相比,网络祭祀无疑有其缺陷。但是就其在人口流动频繁的现代社会的适用性而言,优势也是无可比拟的。同时在某些方面,网络祭祀还具有传统墓祭所不可能具有的优势。如祭祀时通过视频、音频、照片重温逝者的音容笑貌,这是传统墓祭所难以达到的。也许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生活方式的进一步变化,网络祭祀将逐渐成为清明祭祀的主要形式。这就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有意地规范和引导,使历史悠久的清明祭祀文化与现代的网络文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有关清明祭祀常见问题问答
网友问:清明节到了。我们去扫墓祭祀拜神应注意些什么?该怎么做?求告知,最好详细点,谢谢
心纪奠答:
清明节扫墓禁忌及礼仪
1.在扫墓的当日朝早,洗面前之前,先照镜看自己的额头,看看有没有乌黑的气色,如有则表示时运较低,若能不去为扫墓最好;若一定要去,可随身佩戴玉器(古玉效应更好),以作化解。
2.在扫墓之前的时间(由起身开始计)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衣著整齐,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
3.到了先人墓前,将带来的香烛冥镪、鲜花果品、烧、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欢吃的东西(祭祀礼品多寡随意),摆放在墓前。首先燃点香烛,奉香给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当墓地的守护神),随之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献花,然后燃烧冥镪,奠酒(即将酒洒在地上,这代表向先人敬酒),礼毕。便将礼祭先人的食品吃掉,待香烛点完后可离开。
4.墓地是阴灵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随处小便,这样做不单只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对附近的灵体构成滋扰。在墓地范围要内维恭维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态度,以免得罪阴灵。
网友问:清明祭拜先人应该上几只香,应该选什么香?另外请问公墓也需要插柳吗?
心纪奠答:
一般是上三炷香。公墓可以插柳,但不是必须的。源自佛教: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祭祀时代表信、愿、行。
真正的离开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给逝去亲人创建一个永久免费纪念馆。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