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是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在疆场上的唯一位集团军总司令。将军虽已长逝,但英风浩气与世长存,我们要永远记得这位上将的事迹,为国为民族,在生命中,俨然是第一位。
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8月11日出生在山东临清唐元村的一个官宦家庭。
张自忠6岁入私塾就读,3年后,父亲张树桂前往江苏赣榆就任巡检,把张自忠也带了去。
1905年,张树桂因政绩不错,署理赣榆知县,官晋五品。此时张自忠14岁,已长成一个英姿勃发且充满正义感的少年。张树桂见儿子长大了,又生性刚烈,就把他送回了临清老家。张自忠回临清不久,就从赣榆传来噩耗:父亲因病卒于任上。
1914年,张自忠投笔从戎,1917年他加入冯玉祥的军队,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的势力不复存在,张自忠的部队自此被蒋介石的中央军所收编。1931年之后,张自忠曾任59军军长,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
张自忠治军严谨,训练士兵也很有一套。在他担任连长期间,经他训练出的第二连全连126名士兵,后来几乎个个成才,仅军长,师长等要职就出了十个,中下级的军官则是不计其数。而与一般的国军部队不同,张自忠非常注重部队的几率,他治军严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遇有违法军纪者,他初则批评教育,再则严厉训斥,三则军棍伺候,不可谓不严格。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张自忠先后任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5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他一战淝水,再战临沂,三战徐州,四战随枣,所向披靡。1938年3月,日军进犯台儿庄,张自忠奉命率第59军增援,为台儿庄大捷赢得了时间。
张自忠曾亲笔写信告谕官兵:“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不半点改变!”
1940年5月,中国军队与日军15万精锐部队在枣阳、襄阳、宜昌等地进行枣宜会战。张自忠亲自率领部队与日军决战。日军以飞机和大炮轰击鄂北南瓜店,张自忠派自己的卫队前去增援。一颗炮弹突然在指挥所附近爆炸,弹片炸伤了张自忠的右肩,紧接着一颗流弹又击穿他的左臂,鲜血染红了军装。张自忠强撑着给第5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一份报告,并告诉副官:“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
张自忠此时已两处负伤,正在包扎第二处伤时,敌弹又洞穿了他的前胸。他说:“我不行了。你们快走!”这时,有数名日本兵搜索而来,张自忠就势抓住敌枪,一跃而起,还未站稳,就被日军猛刺一刀。
张自忠牺牲时身中7弹。这位年仅49岁的抗日爱国将领的牺牲,令全国悲悼。5月23日,他的灵柩由10万民众护送,在宜昌上船、送到重庆,葬在北碚的梅花山。遗体转运途中,各地群众冒着被敌机侵袭的危险,自发前往迎送,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和敬仰。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