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要上坟吗,中元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有很多的习俗,同时中元节是我国四大祭祀节日之一,祭奠逝去的人是中元节的主要习俗。那中元的由来是什么呢?中元节要上坟吗?中元节有什么习俗呢?下面为您具体介绍中元节相关事宜。
中元节要上坟吗
中元节是我国的传统祭祀节日,这一天大部分地区都有去祭奠祖先的习惯,因此中元节要上坟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需要。
当然具体上坟要根据本地风俗习惯。中元节一般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这一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让他们重返阳间与亲人相聚,所以民间在这一天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上坟、烧香、烧纸。中元节祭祀时间最好是晚上九点之后,但不要超过十二点,如果选择在正午,尽量在中午十二点之前。祭祀地点可以选在墓地、寺庙、道观、祠堂(家庙)、遥祭。
关于中元节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但“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有哪些习俗
中元节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除了祭奠之外也有很多其他的习俗,比如放河灯、面塑、吃鸭子等,下面为您具体介绍中元节有哪些习俗。
1、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晋西北的河曲县城,紧临黄河。河道开阔,水流平缓。每到七月十五夜晚,全城男女老少齐集黄河岸边的戏台前广场,竞观河灯。各色彩灯顺水漂移,小孩子紧盯着自家的灯能漂多远。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2、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那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或者也可以在网上为祖先建立一个纪念馆,将自己的思念放在网上永久留存。
3、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4、面塑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经过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绝佳的手工艺品。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目了。
中元节上坟注意事项
中元节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祭奠,因此去上坟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下面为您介绍中元节上坟注意事项。
1.不可带外人参与
中元节的时候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气运也不同,可能会造成气场的紊乱,导致不协调而走霉运。
2.着装
上坟的时候一定要穿着庄重肃穆,不宜穿大红大绿的衣服,而且像孕妇、病人、7岁以下的小孩最好不要去扫墓。
3.上坟时间
中元节上坟祭祖最好是晚上九点以后,但不要超过零点;如果是白天,要赶在正午(十二点)之前。
4.不可在墓地前照相
大家扫墓的目都是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乐。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扫墓的时候,最好心怀敬意,专心谨慎,千万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随意的照相,否则引来了不好气场,就有阴阳失衡的可能,会损害个人的运势。
关于中元节的相关问答
网友问:中元节为什么被称为鬼节?中元节“鬼节”之名是怎么来的呢?“鬼节”这个名字有什么说法吗?
心纪奠答:
中元节的时间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的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的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也就成为了我国最大的鬼节。
按照起源中元节本来是一个祭祀祖灵和祭祀的节日,怎么就慢慢变成了鬼节了呢,这不得不说一下中华文化强大的融合能力了。鬼节的来源和我国的民间习俗,以及道教还有佛教的说法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
七月半是民间习俗,道教的七月十五是中元节,而佛家的盂兰盆节也在七月十五,我们知道习俗中的七月半是缅怀先人的节日,道教的中元节是尽孝不忘本,佛教的盂兰盆节则是报恩月,侧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也就是说佛教里的盂兰盆节涉及到了鬼。
我们都知道中华文化有强大的融合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习俗,道教的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逐渐融合在一起,甚至人们也渐渐的不能区分他们之间的区别,干脆就形成了一个节日,那就是新的中元节,也被人们俗称鬼节。
网友问:中元节为什么会有烧纸的习俗呢?中元节烧纸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心纪奠答:
现代人都认为纸钱是活人烧给异界的“钞票”,给神明的贴金箔,故称“金钱”,给亡者的贴银箔,故称“银纸”或“冥纸”。
据相关学者研究,汉人有用物品殉葬的习俗。古代经常用活人及实物陪葬,后来因为过于残忍及浪费,所以部分改为土制仿制品一起下葬,称为“俑”,如秦始皇的兵马俑。但一般人当然无法承担做俑的费用,于是用纸扎,纸扎就用烧的。纸钱原始的模样便是剪成圆形钱币状撒或烧给异界,可见道理是一样的。
根据《杜诗辩证》记载:“齐东昏侯好鬼之事,剪纸为纸,以代束帛,至唐盛行其事”。宋人陶彀的《清异录》上说:周世宗柴荣葬日,用象征形状的金银焚化,纸钱的形状大似碗口,上有印文,黄色印的叫“泉台上宝”,白纸的称“冥游亚宝”,说明五代时纸钱已经用雕板印刷大量生产了。
把爱留住,把记忆留住,把生命的印记留住,是我们对逝者最好的缅怀,花一分钟在心纪奠创建一个免费纪念馆,邀请亲友一起各自把逝者相片视频传到纪念馆。长久保存,随时缅怀。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