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期的湖北武汉,疫情的到来,让这座城市错不及防。而在抗战时期,湖北出现了一位抗日烈士,董毓华,一位迅速发展壮大了队伍的雄才,可惜英年早逝。
1924年8月考入黄冈启黄中学,在董必武等教育和培养下,参加并领导武汉学生反对直系军阀的卖国独裁统
治。“五卅”惨案后,发起组织“沪案后援会”,举行抗议游行。
1926年3月,经董必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军挺进武汉,他回到家乡狮子口地区发动农民运动,建立党组织,成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学生联合会,斗倒土豪劣绅吴伯循,推动了这一地区农民运动蓬勃地向前发展。
1929年2月考入武昌湖北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汉阳十五小学教书。
1933年秋,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与班上进步同学组成以“政治经济学研究会”为名的马列主义学习小组。
1935年春,北平党组织恢复,他接上关系后积极开展活动。同年11月,“中国大学学生救国会”成立,担任第一任主席。后任“北平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负责人、“平津学生南下宣传团”总指挥。是北京“一二九”爱国运动领导人之一。为此,遭国民党军警的通缉。在同学的帮助掩护下,化妆奔赴中央北方区的驻地天津。
1936年3月,赴上海筹组“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5月中旬“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他担任组织部长。不久,“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也在上海成立,他负责组织和联络工作。
1936年7月,调回天津做统战工作,发展救亡组织,担任“平津各界救国联合会”主席、“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组织部长,是天津党、政、军办事处的负责人之一。“七七”事变后,联络上层人士,联系和组织天津周围农村和冀东的农民,武装抗日。创办小型油印日报;恢复在冀东沦陷后失去联系的地下关系;去大后方了解战略形势;并把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改为“华北人民抗日武装自卫委员会”。
1937年11月辗转到武汉,开展抗日活动。
1938年初,遵照中共中央和北方局关于组织发动冀东抗日暴动的指示,又深入冀东,历任“冀东人民抗日联军”政治部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领导“冀东人民抗日联军”配合华北及全国各抗日战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1939年1月,任中共冀热察区委会秘书长。同年3月,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司令员,并作为冀热察区代表,赴延安出席会议。
由于长期不息地履险奔波和浴血奋战,董毓华积劳成疾的身体每况愈下。1939年6月,正在前线抱病奋战的他,回军区卫生部医治,不料发生针剂的医疗事故,于6月中旬逝世,年仅32岁。两天后,由平西军区司令部主持,在涞水县盘坡村为董毓华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萧克同志致悼词,并敬献了挽联:
一见倾诚,推心置腹,共谋国家大计;
三军仰止,怀德颂功,同悼民族英雄!
姚依林送的挽联是:
为国家为民族鞠躬尽瘁;从同志从兄弟终生缅怀。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