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更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表现形式。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这边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墓志铭的范例和墓志铭佳句供大家赏析学习。
墓志铭佳句:
1、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济慈《墓志铭》
2、我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遇见你。——水木年华《墓志铭》
3、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李小龙《墓志铭》
4、请给我写下这句话,当我过完了这一生:“他早在成名之前,便已厌倦了名声。”——庞德《墓志铭》
5、我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我有两次生命,一次是遇见你。我爱这世界,因为我爱你,我爱这世界,因为你爱我。——水木年华《墓志铭》
6、这里躺着一个少年,终于不用醒来,独自面对漆黑的天花板,切莫有来生。——《墓志铭》
7、不因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董竹君《墓志铭》
经典墓志铭-特鲁多
在特鲁多的墓碑上刻有一段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被视为医学人文主义最具代表性的金玉良言。
这则墓志铭,既道出了医学科学不完美的现实,又揭示了医疗服务的真谛和医生应尽的人文关怀。
简短三句话,看似满含无奈,却格外温情与柔软,从另一个角度对医学进行了诠释,展示了医学的真实面貌,表达了医学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性的尊重。
特鲁多曾经说过:“医学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最需要精神关怀和诊疗的人,医疗技术自身的功能是有限的,需要用沟通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去弥补。”
医术固然重要,但许多时候却很有限,医疗之外,帮助与安慰病人应该成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每个医生都能做的事,完全可以当作衡量好医生的道德标准。
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与病人作心与心的沟通,给病人以帮助、鼓励和安慰,应该成为医生的日常行为,其意义远远超过药物及手术治疗。
技术之外,医生应该用散发着暖暖体温的双手去安抚病人,用蕴满真爱的温情去关爱患者。安慰,是一剂精神的良药;安慰,是一种人性的传递;安慰,是一份医者的责任。
作为医生,我们不可能治愈每一个病人,有时甚至无法向患者提供任何医疗的帮助。但是,作为医生,我们可以时时去帮助我们的病人,在治疗、帮助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去安慰他们,使他们病痛的心灵得到慰藉。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短短三句话,对于医学和医生来说,是如此沉重,又如此充满责任,如此充满人情味。
医生,除了是一份职业外,更是一项使命,一种人性光芒的传递。
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强调的正是医学的这一内涵。近些年来,这则墓志铭流传甚广,值得所有把医学当作使命并立志传递人性光芒的医生去诵读,去领会,去感悟,去继承,去践行。
墓志铭简短范文:
马老先生夫妇墓志铭
先父马公讳双科,河北大名人,生于农历一九一九年十月初四,卒于二零一零年六月初一,享年九十二岁。先母段氏,生于农历一九二三年一月初三,卒于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享年八十八岁。二老虽凡凡布衣,但一生宽以待人,品质高洁。今铭其情以为念,彰其德以扬:
追忆我父,勤恳仁厚,寡言质朴。助人为乐,不图不谋。算珠分合,未入学塾;斧绳木直,未拜鲁祖。曾在壮时,因镢伤足,疗养在榻,食不果腹,母偏其食,其语哽阻:不劳空耗,于家无补,二子尚幼,节食足哺!年过古稀,常言力足,不委壮儿,筑门修屋;八十有余,稍不歇足,牧羊拾柴,风箱催炉!今铭尊志,安享天府!
追忆我母,半生忍饥,半生凄苦。口直心正,稍适即足。心软如絮,性善如佛。儿偶外出,起早就厨,因迟误餐,潸潸泪珠。随高就低,叮叮嘱嘱。人多食少,子餐母睹;釜渐见底,常称自足。其子酒呕,昼夜愁苦,忽闻气通,言喜容露。辄缪赞人,自显抵牾。人言其浅,我谓其笃。拳拳之心,天下慈母!今铭慈志,安享天府!
父逝三载,年半母故。后裔痛悼,撰铭立墓。
二0一三年七月八日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