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夏天快要过去,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要来到我们身边。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民俗文化,同时是我国的四大祭祖节日之一。那么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呢?重阳节的内涵又是什么呢?九月九日又重阳,下面为您介绍重阳节的内涵和习俗等重阳节知识。
重阳节的内涵
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节日,作为我们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是否了解重阳节呢?知道这个节日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吗?下面为您介绍重阳节的内涵。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民间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关于重阳节的叫法,据说是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可以叫重九。
从古到今,中国民间一直有关于重阳节的种种故事和传说。总体来看,这些故事和传说体现了中国人为时间立法的合理性。表面上看,重阳节是一个客观的节日。但实际上,它源于民众的生存体验和时间感受,是一种主观创造。九月阳气衰减,重阳节实际上隐含着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死亡的恐惧。我们人当然是能死的动物,我们有一种忧患意识,重阳节恰恰是在这个节点上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对生命的体悟、思考,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
所以,重阳节是一个唤起人们生命危机感的节日。在这样的时刻人们对生命和生存进行了重新审视,并且再度感觉到时间从自己的内心缓缓流过,感觉到时不我待。这样的感受不是让我们去颓废,去消极地对待人生,而是让我们去珍惜生命。所以,重阳节又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
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据说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过重阳节的记载,但是当时的重阳节具体叫什么名字已不可知。现在重阳节的习俗吸收了过往千年来的传统也增添了新的习俗,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1、登高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汉代此俗当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故事而来。到了魏晋时代,登高的日期已专定在九月九日。《荆楚岁时记》说,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行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
《千金月令》也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菊以畅秋志。”东晋诗人谢灵运为了登高的方便,还自制了一种前后装有铁齿的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人称“谢公屐”。
2、吃重阳糕
重阳节吃糕,如同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都是应时节令食品。历史上重阳糕经历了多次变革:汉朝时叫“蓬饵”;唐朝时叫“麻葛糕”和“米锦糕”;宋时叫“菊花糕”、“重阳糕”;清朝时则叫“花糕”。从民俗意义上看,“糕”与“高”同音,古人相信“万事皆高”之说。重阳时吃糕,象征步步登高,意义独特。
3、赏菊并饮菊花酒
古时重阳节,饮菊花酒之俗,汉代已经存在,《西京杂记》即载有此事。据说古代的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在重阳时节,采下初开的菊花和青翠的枝叶,与黍米和在一起酿酒,酿成后一直保存到第二年重阳食用。
《梦粱录》则说:“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 ‘延年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九之厄。”俗说饮菊花酒可以令人长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益人们的身体健康。
4、插茱萸和簪菊花
古代重阳节插茱萸之俗风行。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药用植物。其味香烈,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利五脏等功用。古人把茱萸作为驱邪的神物,称“辟邪翁”。每逢重阳节人人都要佩带。这种习俗在汉代就已出现。
到唐代流行甚广,被大量写进诗文中。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6、重阳节祭祀
重阳节有祭祀的习俗,同时重阳节也是我国的四大祭祀节日之一,因此很多地区都会选择在这一天去祭拜先祖或者去给祖先上一炷香。广西陆川、玉林、贵港一带的客家人、福建莆仙人、台湾东庄里钟氏、饶氏族人等都有重阳节祭祖的习惯。重阳拜山是香港人特久的风俗。重阳到,香港市民或举家登高,或扫墓祭祖。由于香港的主要墓园都在山上,扫墓的同时也实现了登高,颇切合时节。
虽然时代到了今天很多关于重阳节祭祀的风俗已经逐渐淡化,因此年轻的一辈也慢慢遗忘了去给先祖祭拜这个习俗。现在为了传统祭祀文化的传承,心纪奠研发出了可以在网上完成的祭祀平台,只需在网上完善相关信息,就能为祖先建立一个纪念馆。在网络上可以不分时间地点去纪念馆祭拜,也可以做到为先祖上香、献花、上供等传统祭奠应该做的,而且避免了浪费和污染,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和要求。只要点击下面的图片或者关注心纪奠的公众号就能一键建馆。
重阳节养生的注意事项
重阳节因为节期在九月初九,九通“久”,自然人们会联想到健康长久。也因为重阳节恰逢秋季,秋高气爽适合养生,下面为您介绍重阳节养生的注意事项。
1、吃重阳糕,要有所顾忌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孝顺的子女们总会在这一天给老人买上几块重阳糕。不过,由于越来越多的老年病缠上了我们的长辈,吃重阳糕也要有所顾忌。在制作重阳糕的过程中,为了使糕香甜可口,通常会放入较多的糖甚至猪油,而常用的材料糯米,又是不易消化的食物,所以很多人就不适合吃重阳糕。
2、饮食清淡,预防秋燥
重阳节前后,秋燥明显。由于“秋燥”的影响,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预防秋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过于油腻、甘甜、辛辣之品,多吃粗粮和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并适当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3、早睡早起,适当午睡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也就是说,秋季养生应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除了提高夜间睡眠质量外,还要有适当的午睡来补充。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统舒缓,并使人体紧张度降低。
4、减少洗澡次数,少用碱性沐浴露
秋天来了后,其洗澡的次数,可以减少了。相对来讲,因为其气温没有那么高,而且流汗,也没有那么多了,所以,不必要洗那么多次的澡。还有,在秋天的时候,如果你洗澡过多的放在,则也会因为其洗澡把身体表面上的一层油脂给清除掉,从而也会破坏皮肤的油水平衡的。
关于重阳节的常见问答
网友问:到了重阳节,我们有吃重阳糕的习惯,请问重阳节吃重阳糕的寓意是什么呢?
心纪奠答:
吃重阳糕的寓意,最早是由登高引申而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阳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人往高处走”、“步步高升”、“百事俱高”的祝福之意。
除此之外,重阳糕的寓意,还有祛邪避灾,明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记述:“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可迎福接吉,消灾避邪”;另一个寓意是敬老之举,江南流行一句话:“重阳不吃糕,老来与人告”。
网友问: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呢?重阳节赏菊的习俗起源于哪里呢?
心纪奠答:
每逢重阳节,正是一年菊花盛开之时,这个时候是最佳的赏菊时期。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而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生与延寿之意。所以,菊花又被称为“延寿客”。据说重阳节赏菊的风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在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照片会泛黄,手机会坏会丢失,头脑中的记忆会日渐模糊,为逝去亲人在心纪奠创建一个永久免费纪念馆。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和敬畏。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