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风俗有哪些,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有着登高祈福、佩插茱萸、秋游赏菊、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丰富多彩的习俗,同样是我国的四大祭祀节日之一。下面为您介绍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风俗有哪些等重阳节相关知识。
重阳节风俗有哪些
重阳节流传到现在,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习俗,有一些流传开来成为了重阳节公认的习俗,有一些则是只在某些地区流传,成为地区的习俗。下面为您介绍重阳节风俗有哪些。
一、插茱萸
古代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茱萸节。茱萸香味浓郁,有驱虫去湿、去除风邪的作用,也有消积食、治寒热的功能,可以入药,也可以制酒养生祛病。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佩带茱萸或者登高望远时插茱萸的习俗,还可以将茱萸当作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以求辟邪求吉,延年益寿。
二、饮菊花酒
菊花酒清凉甘美,有明目、补肝气、安肠胃、利血、治头昏、降血压、减肥之功效,是强身益寿的佳品。饮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在我国民俗中,人们在菊花盛开之时,采集菊花的茎叶,与谷物掺在一起酿酒,等到来年九月九日饮用。
三、登高望远
在重阳节这一天,民间有一个普遍的习俗,就是人们要在这一天外出登高望远。关于它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1、古代人们崇拜山神,认为“九九老阳,阳极必变”,所以在九月九日,要前往山上登高望远,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娱乐活动。
2、重阳时节,农忙秋收大多已经结束,这时候老百姓比较清闲,山里的野果、药材又是成熟季节,所以人们这时候就会去山上采集野果、药材等等,后来逐渐将活动集中到重阳这一天,演变成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习俗。
四、赏菊花
在九九重阳节期间,各种各样的菊花正是盛开的时候,观赏菊花自然就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观赏明目繁多的菊花,同时还会点燃菊灯,举办酒宴,乐鼓并作,大庆重阳节。
五、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代表性食品。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为了庆祝粮食丰收,喜尝新粮。因为“高”与“糕”谐音,有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后来才有了重阳节登高吃糕的习俗。
六、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七、重阳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早在先秦时期,在农作物丰收之际,人们就有在九月祭祀天地、祭祀祖先的习俗,以谢天地祖先的恩德。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流行,祭祖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鲜花祭祀、网络祭祀也越来越流行。
网络祭祀就是在网上为祖先创立一个纪念馆,把亲人的照片传到网上,让他的音容笑貌在网上拥有一席之地。点击下面的图片,或者关注心纪奠公众号就能为祖先创立一个不会消失的纪念馆。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又名“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等,也有的地方叫“祝寿节”,下面为您介绍重阳节的由来。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其中一种说法是重阳节的起源与上古的天神互通信仰有关。古人爱好登高,但它显然不同于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个人情怀,也不同于现代人理解的娱乐或健身活动。远古人们爱好登高,这和他们的天神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
古人普遍认为天地一开始是相通的,人与神可以互相来往。这个观念直到近代还广为流传。龚自珍《定庵续集》卷二《壬癸之际胎观第一》:“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上天,天与人,旦有语,夕有语。”
古人认为天地相通是有一定途径的,而这个途径只能是自然物:一是高山,一是大树。以高山为天梯,见于《山海经》记载的就有昆仑、肇山、登葆山、灵山等,其中最著名者自然是昆仑山,因此昆仑山在上古神话中具有重要地位。以树为天梯,则不多,只有《山海经·海内南经》及《淮南子·地形训》所记之建木。由此可见,为通天升仙而登高应该是先民的重要习俗或原始信仰。
重阳节祭祖的意义
重阳节祭祖的习俗由来已久,扫墓祭祖既是对过去祖先作为的肯定,也是后辈对前辈的怀念,是对历史的铭记。下面为您介绍重阳节祭祖的意义。
1、传承文明:流传几千年的祭奠习俗本来就是因时而异。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祭扫习俗也需与时俱进。网络祭奠将是传承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发扬重亲情、重家庭、重孝道的传统美德的现代的、科学的方式。只要祭扫的本义不变——诚心祭奠,祭扫的方式并不重要。
2、促进和谐:网络纪念馆是一个超时空的网络祭奠和沟通平台,用户不仅可以向先人表达敬意和孝思,而且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加强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沟通,增进了解、强化亲情、维护团结,增强凝聚力,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3、激励后代:在这个虚拟的纪念空间里永久记载着祖祖辈辈的光荣历史,让散居在全球的后人都可在这个平台上了解祖辈光辉业绩及其未竟之业,以此激励后代不断追求和努力奋进。
关于重阳节的相关问答
网友问:重阳节除了叫重九节之外,还有其他的俗称吗?这些俗称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心纪奠答:
1、重九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节。
2、踏秋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相对应。依据传统,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现代社会,很多传统在变化,但是重阳登高依然盛行。
3、女儿节
重阳节又名“女儿节”,若有女子新出嫁,娘家必赠送重阳旗与时鲜盒,称为送“重阳节盒”。据晋代《搜神记》记载,丁氏女遭恶婆婆虐待,永无休息之日,不堪忍受折磨,于九月九悬梁自尽,死后魂不散,托告世人,劝人家善待媳妇,请于重阳节让她们休息。于是人们为丁氏女立祠祭祀。后来每逢重阳节,父母都要把出嫁的女儿接回来团聚,称之为过女儿节,实质上也是让妇女休息之意。
网友问:重阳节快到了,该怎么庆祝这种传统节日呢?重阳节有什么庆祝方式呢?
心纪奠答: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节俗活动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 三月 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
把爱留住,把记忆留住,把生命的印记留住,是我们对逝者最好的缅怀,花一分钟在心纪奠创建一个免费纪念馆,邀请亲友一起各自把逝者相片视频传到纪念馆。长久保存,随时缅怀。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