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十月初一,烧寒衣”的祭奠习俗,其实这和我国的传统节日—寒衣节有关,可能有些人对寒衣节是感到陌生的,下面心纪奠为大家介绍一下寒衣节的含义和时间、各地寒衣节的习俗以及寒衣节的来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寒衣节的含义和时间
每当寒衣节的时候,人们都会提前准备好香烛、纸钱去祭奠先人。那么大家了解什么是寒衣节吗?寒衣节的节日时间是怎样的?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源于周朝。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标志着严冬的到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我国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半)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
各地寒衣节的习俗
南北有别,中元节流行于南方,而寒衣节则流行于北方,各地寒衣节的习俗也不同,不管怎样的习俗,都表达了人们对亲人的关爱和怀念。
山西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
陕西
陕西人在寒衣节这天则用各种色纸剪糊成衣服,黄昏时在祖先坟茔烧掉,谓之送寒衣。据民间传说为孤魂会,人们在送寒衣时,除给祖先焚烧外,还要多烧给无主的孤魂。
南京
受中原影响南京地区也有送寒衣习俗,要将各种冥衣装一红纸袋里,上面写明亡者的身份及姓名,初一当晚,把纸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而后拿到门外焚化,同时将刚收获的赤豆、糯米等做成美食让祖先尝新。其实,这一系列的祭祀活动都是缅怀祖先,祈求保佑家族兴旺、子孙平安的表现。
山东
鲁中一带流行傍晚在野外路口烧寒衣,为无后人的死者或孤魂野鬼祭祀的作法。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山东人为死去的亲人上坟的日子,他们会将自己秋收的物品为死去的亲人供上,向祖先报告一年的丰收成果。除了这些之外,他们也会用彩纸剪成衣服,为祖先焚烧,表示“十月一,上坟烧寒衣”的意思。
除了传统的祭祀方式外,很多人在寒衣节的时候选择网上祭祀。和传统的祭祀方式相比,网上祭祀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住同一个城市的亲人可以登录同一个祭祀网站,共同祭拜一位亲人,完成共同的心愿。弥补了人们不能及时为先人送寒衣的遗憾,还能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写下对亲人的思念。如果你对网上祭祀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
寒衣节的来历
寒衣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为亲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在我国,每一个节日都有独特的来历,那么对于寒衣节这一个节日,它的来历是怎样的呢?
关于寒衣节的由来,有人根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于是便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
不过这种观点只能停留在推论上,因为有关民众于十月初一"烧献"、"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记载,直到宋代才出现于文人的以收录的风土记述中,如果说寒衣节是先秦时就形成的,那就很难对这么长一段时间内的记录空白作出合理解释。所以,也有人推断寒衣节俗的形成不会早于宋代。
关于寒衣节的常见问答
网友问:从来没有关注过寒衣节。寒衣节要干什么?不是太了解。。。
心纪奠答:送寒衣
在这一天主要是祭奠去世的亲人的日子,为他们烧去寒衣,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也有能御寒的衣服,所以叫送寒衣。它与清明节,中元节是三大鬼节。为去世的亲人送去寒衣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寒衣节上坟
到了坟前,把蜡烛跟香点好,然后把饺子等其他供品摆放好,然后下跪磕头祭拜;要在坟头划一个圆,把祭祀用品放在圈内焚烧。有的除了烧纸钱和寒衣,还会烧一些纸糊的豪宅、汽车等一些代表高档的用品。
迎冬仪式
汉族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
网友问:关于寒衣节的诗句有哪些,关于送寒衣的诗句??
心纪奠答:
《辞洞斋华父二刘兄惠寒衣》
平生爱读龚胜传,进退存亡断得明。
范叔绨袍虽见意,大颠衣服莫留行。
此时要看英雄样,好汉应无儿女情。
只愿诸贤扶世教,饿夫含笑死犹生。
《七绝·寒衣节》
青烟日落更黄昏,路火千堆处处痕。
寄与亡魂焚币尽,冥途冷远念家尊。
《吊边人》
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七律·思故人》
人间万事阴阳隔,但能前知不会痴。
悲苦自当君自晓,欢欣可共故人思。
悲泪但随寒衣寄,冷雾惟怯纸箔湿。
莫诉人间凄苦状,惹得离人泉下哭。
如果你对本文感兴趣的话,可以尝试点击下方按键“创建纪念馆”,为逝者进行祭奠。心纪奠是一款公益平台,支持云端祭扫、免费试用、永久保存。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