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与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人们会在这一天缅怀先辈、祭奠逝者。祭祀,是一件非常庄重严肃的事情,表达了人们对先人的敬意和挂念。寒衣节祭祀有什么讲究吗?寒衣节禁忌有哪些?寒衣节的由来又是怎样的?下面心纪奠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如果感兴趣的话就一起看下去吧。
寒衣节祭祀的讲究
寒衣节祭祀的习俗自古一直流传,即使先人逝世,但人们仍然挂念着他们。这个时节已入冬季,人们担心在冥间的先人们缺衣,因此,常常在这一天祭祀祖先,给他们送去“寒衣”。那么在这个祭拜祖先的日子里,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1、最好在上午9点至下午15点之间进行
去坟地的时间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十月初一的时候,天亮的比较晚,太阳落山却比较早,上午9点---下午15点这段时间内,是一天中阳气比较旺盛的时段,会加强自身阳气。
2、最好身上带一些红色
去坟地之前,最好在衣着方面有所准备,身上穿一件红内衣、红袜子,或者是红帽子等。坟地的阴气重,特别是在十月一这样的日子,阴气更重。遵照红色辟邪的讲究,身上带红有助于自身平安。
3、身弱者佩戴护身符
命理比较弱的人,最好不要单独一人去坟地,最好请身旺的人士陪同。特别是需要合葬、迁坟的话,最好预先有一些防护措施。有条件的,可以请其他人代为在墓穴中捡拾先人的骨殖等,减少自己在墓穴中的时间。
4、虔诚行礼,昭告先人
下跪,上香,焚化纸钱,行大礼祭拜,告诉先人并非子孙不孝,翻尸倒骨,而是出于某某原因,不得已需要惊动先人,恳请先人谅解,福荫后代。也就是说,告诉先人准备在坟地做什么事,为什么这么做,希望先人保佑,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祭祀观念的转变,祭祀的形式也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网上祭祀。网上祭祀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祀方式,没有呛人的烟雾,没有振耳的声响,有的却是催人泪下的音乐和感人肺腑的留言。避免了传统祭祀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祭品浪费等问题。而且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参与祭拜,如果你对网上祭祀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
寒衣节禁忌有哪些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很多人都会在这一天为先人送寒衣,但这一天同样存在很多禁忌需要人们注意。那么,寒衣节禁忌有哪些呢?
禁忌一
身体欠佳的人不要去坟地;老人孩子不要去坟地;路上遇到不顺的事不要去坟地;天黑以后不要去坟地;不要在坟地嬉笑游戏;不要在坟地有不敬的言语;不要在坟地方便解手;离开时不要回头。
禁忌二
凡送给逝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并烧尽,只有这样,这些阳间的纸张才能转为阴间的绸缎布匹,钱财房舍等。只要有一点未尽,就前功尽弃,去者不能使用。
禁忌三
寒衣节这一天,妇女忌外出,妇女体质偏寒,需要特别的注意。
禁忌四
不要在床头挂风铃,即便是从前就挂着的也要在寒衣节这一天摘下来。因为风铃是容易招来鬼怪的器物,人们在睡觉的时候又往往是最容易招来鬼怪入侵的时刻。
禁忌五
不要在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冥纸自古以来就是烧给好兄弟的,在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容易招来更多的好兄弟。(这里的好兄弟指的是鬼怪)
禁忌六
不要在晚上将衣服晒在外面,因为如果晚上你将衣服晒出去,鬼怪觉得你的衣服好看,就会借去穿,这样子衣服上就会留下他的味道,导致你的流年不利。
禁忌七
不要在夜晚轻易的回头,因为当你走在路上的时候,尤其是荒郊野外,很容易就招引来鬼魂,而这时候四下就你一个人,如果出现有人叫你而你又毫无戒备的回头了,那么叫唤你的人毫无疑问就是鬼魂。毕竟,寒衣节是鬼节之一,是鬼魂在人间活动最为频繁的日子。
寒衣节的由来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很多节日都有独特的由来,寒衣节自然也不例外。寒衣节的由来是怎样的?
关于寒衣节的由来,有人根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于是便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不过这种观点只能停留在推论上。
关于寒衣节的常见问答
网友问:对寒衣节不是特别熟悉,想问一下大家寒衣节是哪一个民族的节日?
心纪奠答: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我国北方地区民众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
网友问:寒衣节是哪一天?有传说故事吗?
心纪奠答: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
朱元璋“授衣”传说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时正是稻谷收获进仓之际,“是月也,天子始裘”,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时,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真正的离开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给逝去亲人创建一个永久免费纪念馆,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