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祭祀有什么讲究,过春节也称过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根据我们的传统,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有上坟扫墓、祭祀祖先的习俗。那么春节祭祀有什么讲究呢?如果不能回家,春节网上祭奠亲人可以吗?下面为您介绍等春节祭奠等相关知识。
春节祭祀有什么讲究
春节期间,祭奠的对象分为祭神和祀人,分别指祭祀神仙和祭祀祖先。春节祭奠这二者的方法也不相同,下面为您介绍春节祭祀有什么讲究。
1、春节祭神
腊月廿七前后,许多家庭就开始祭神。大厅中间的太师壁上挂一幅画,上面绘有八仙、二十八星宿、菩萨、金刚等彩色神像,民间称为“神轴”。有些人家受经济条件限制,不挂“神轴”而改用纸码。“神轴”前的长桌上放着十碟素菜,并摆放素馒头、生面等,还有“仙茶”和“仙酒”。供品中的“猪头三牲”,最为考究。古代祭神用的“三牲”是猪、牛和羊,普通人家以猪头、鸡和鱼来代替,称为“猪头三牲”。
“猪头三牲”的摆放有约定俗成的规矩:猪头等物要烧得半熟,一条猪尾巴塞在猪头的嘴巴里,猪头上插两根筷子,筷子上绕一条猪肠。猪头也可以用肋条肉代替。两头微微翘起的肋条肉,形似一只元宝,肉面上放一只猪爪,用猪肠将它盘住,再用一根削尖的筷子将其插牢。祭品所用之鱼一般为青鱼,意为“青云直上”“青白做人”。也有用鲤鱼的,讨“鲤鱼跳龙门”的口彩。半生半熟的鱼微微翘起,似元宝状,眼睛贴上红纸片。祭神的鸡,一般为雌雄各一只,也有单独一只。把鸡爪和鸡翅弯曲后夹住鸡头,也成元宝状。鸡嘴里还要衔两根葱,鸡屁股后面放五只煮熟的白焐蛋,取意为“五子登科”。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讨吉利口彩,求众神保佑家庭安康。
2、春节祭祖
除了祭神,还要祭祀已经亡故的祖先和家人。一年中对祖先的祭祀虽然有多次,唯有年底的这次最为隆重。祭祀时,要把八仙桌抬放至大厅正中,朝外的一面系上桌帏,另外三面放上椅子。祭祀的祖先有三代也有五代,有一个对象就要放一副筷盅。家中有新亡之人,也要添一副筷盅。所用的供品和家人吃年夜饭的酒菜相同。此外,还少不了点燃的香烛。全家以长幼辈分为序,依次跪拜磕头。酒洒三巡后,在锭缸内化锭。焚化若干折成元宝状的锡箔和冥币,以供亡人在“冥界”享用。最后,将饭碗端上供桌。饭碗内要放三粒黄豆,插一根柏枝,以带籽者为佳。饭碗内还要埋几只熟荸荠。
祭祀过祖先后,一家人才能按辈分落座,享受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通常,朝南的座位是留给至尊的长辈就座,让长辈享受“朝南”的权威。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有冷盆有热炒,鸡鸭鱼肉也琳琅满目。一只大砂锅内的鲜汤,蛋饺、肉圆、冬笋、香菇,七荤八素一应俱全。苏州人喜欢喝黄酒,品种以浙江产的加饭、善酿、花雕为多。小孩在大年夜的餐桌上,也可以破例喝上半杯温过的黄酒。
3、春节网上祭奠
春节期间,大部分地区有祭祀的习惯,但随着疫情的来临,相当一部分人不得不响应号召,就地过年。这就造成了无法回家团圆的遗憾,但是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使人们的距离不再遥远,祭祖也有了新的方向——网上祭奠。可以在网上为祖先建立一个纪念馆,将祖先的事迹上传到网上,就可以在网上为祖先敬香、献花等,表达自己的心意。网上祭奠相对于传统祭奠有很大的优势,既避免了烛火纸钱污染环境和浪费食物,还能将亲人的音容笑貌永久保存,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缅怀先人。可以点击下方图片立即建馆,或者关注心纪奠官方公众号,永久的把对逝者的回忆存在互联网上的一隅,方便的时候就可以敬香、献花等。
春节祭祀的起源
自古流传下来的春节祭祀的习俗是从哪里来的呢?春节祭奠的起源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接下来为您介绍春节祭祀有什么讲究之春节祭祀的起源。
关于此项习俗,追根溯源起来,最早还要追溯到久远的虞舜时期,当时舜即位之后,带领着底下的人一起祭拜天地,这也体现了当时的人对于神明的敬畏。等到商朝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祭祀开始出现,本来祭祀上天神明和各种鬼神的活动也变得以祭祀人鬼为主。在当时商朝的人看来,人死了之后灵魂依旧不灭,这也就是人鬼。
在古代的时候,祭拜的地点一般在山间或者是宗祠家庙当中,时人在祭祀的时候形式非常隆重,气氛十分庄严,不仅对祭祀的供品有着要求,祭拜的人也需要按照严格的长幼顺序依次进行,不可逾越,这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当中的长幼与伦理观念。发展到了后来,大多数都选择将祖先的神牌规矩地摆放在正厅堂,等到了除夕吃年夜饭之前,先摆放祭拜的香火和酒席,在民间看来,这是在接老祖宗一起回来过年。
春节的其他习俗
春节除了要祭祀先祖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习俗,其中有一些大概算是我们儿时的快乐源泉吧。下面为您介绍春节祭祀有什么讲究之春节的其他习俗。
1. 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道路宋代,人们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可以起到驱恶镇邪的作用;也表达了自己的美好心愿;还有一个作用是可以装饰门户,看起来美观。
2. 年画
很多地方,为了祈求一家福寿安康,还保留着贴年画的习俗。据说,在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门神一般都是成双成对的,一般是一个是白脸,一个是黑脸。都是玄弓配剑,威武非凡。
3. 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墙壁上贴上“福”字。贴“福”字寓意“福气”、“福运”。还有的将福字倒过来贴,寓意“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4. 鞭炮
也叫“爆竹”。古代的时候,人们在正月初一早上起床后,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能吓跑怪兽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随着时代的变迁,爆竹的功能由辟邪躯鬼,转变为营造喜庆、祥和、热闹的气氛。
关于春节的相关问答
网友问:中国在何时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确定为春节?
心纪奠答:
辛亥革命后,各省代表云集南京开会,议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把公历元月一日称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但一般人称公历元月一日为“阳历年”,仍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的决定,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称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网友问:湖南的春节习俗有哪些?湖南过年的风俗是什么呢?
心纪奠答:
湖南人过年,除夕一定会吃鸡、肉、鱼三样,而且得是大鱼大肉。鸡要整只的清炖,要选择公鸡,炖好后把鸡头立起来放;鱼蒸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鱼千万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这是象征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代表的就是红红火火了。
湖南过年时还有吃腊肉的传统,不过与四川人吃蒸腊肉不一样,湖南人喜欢把腊肉与香豆干或者是干豆角混在一起炒着吃,吃起来油香满口,特有嚼头。有时候,也会用冬笋与腊肉一起炒,这样在咸香之外还会有一种清鲜的感觉。湖南人拜年、看龙灯、放鞭炮之外,还有唱花鼓戏等等。
失去方知珍贵,趁记忆清晰,照片还在,赶紧给逝去亲人在心纪奠创建一个网上免费纪念馆,把这些珍贵的资料保存起来,否则丢失就再也没有了。把生命故事和生命印记传承传递下去,才是对逝者最大尊重和缅怀。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