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重阳节饮酒赏菊的习俗由来已久,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下面为您介绍九月初九重阳节。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它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下面就为您介绍九月初九重阳节之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起源于先秦,流行于汉代,定型于唐代,是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现重阳节的,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恐怕就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通过这首诗,我们知道,重阳节在唐代的重要习俗是登高和插茱萸。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登高习俗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其原始意义可能最初与祭祀、避祸有关,后来则逐渐演变为登高揽胜与祈福,这一习俗流在唐代极为盛行,杜甫重阳节登高,曾写下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登高》名篇,王勃重阳节登高,曾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滕王阁序》名篇,直到清末,还有不少与重阳节登高相关的佳作出现。
九月初九重阳节之重阳节的习俗
因为重阳节由来已久,所以有很多习俗来庆祝重阳节的道理,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活动。下面为您介绍九月初九重阳节之重阳节的习俗。
1、赏菊
重阳节的时候是是菊花开放的最佳时间,也是赏菊的好时候,在花团锦簇的菊花从中,去感知生活的美好。大概古人就是喜欢这样的一份宁静,现代生活十分的浮躁,所以人们纷纷效仿晋代世人陶渊明,隐世与菊为伴,而赏菊习俗也是从此刻流传于世。
2、登高
重阳节的时候不仅是菊花开放的好时候,而且此时秋高气爽,最是适合登高远望。 自古代起,民间就有重阳节登高的传统,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篇也很多,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其中一篇名作。
3、插茱萸
茱萸味浓,有驱虫的作用,古人认为在重阳节的时候插茱萸能够祛除疾病、庇护身体。 很多人会在重阳节这天登高、采来茱萸,将茱萸插在门前,或者经过简单的加工,做作成香囊,佩戴在身上。
4、喝菊花酒
重阳节在我国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从古代起我国就有赏菊花的习俗,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菊花节。 菊花的食用价值很高,不少人还会将菊花酿进酒里,做成香甜可口的菊花酒,重阳节的时候用自制的菊花酒来招待客人,也是别具一番风味。
5、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叫花糕、菊糕、五色糕,外形上没有固定的形态,可以根据心意随意变换,宽泛来说,各地吃的松软糕类都可以称之为重阳糕。 1、精致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2、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用纸做的红旗,并点上蜡烛,意寓着红红火火,热闹喜庆之意。
九月初九重阳节之重阳节祭祖
重阳节有祭祖的习俗,而且也流传了很久。有些地区至今到了重阳都会去山区或者祠堂祭拜先祖,下面为您介绍九月初九重阳节之重阳节祭祖。
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只不过当时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但今天的重阳节自然是指重阳这个节日了,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每逢重阳,人们便登高望远,怀念亲人,也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因此重阳节祭祖也是我国的传统之一。
时代发展到今天,重阳节祭祖的风俗还一直保留着,不过现在在网上祭祀已经成为了流行的趋势。在网上为逝去的亲人建立一个纪念馆,将他(她)的音容笑貌永久保存在网上。号召亲人将与他(她)相关的视频和文章发到纪念馆里,既能随时随地缅怀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又能避免烛火纸钱的浪费,还能在网上为她上一炷香。表孝心的同时也不污染环境,一举两得。点击下方图片立刻扫码建馆,或者关注心纪奠的官方公众号,开始缅怀亲人。
关于九月初九重阳节的常见问答
网友问:现代重阳节中节日的氛围好像淡了不少,九月初九重阳节为什么在古代得到重视?
心纪奠答:
九月初九重阳节在古代得到人们的重视,体现了古人的尊九意识。不仅节日习俗中,有人们对“九”的尊奉,在我们的古典小说中,也最为常见。
如《水浒传》中说洪太尉误放走了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他们转世为一百单八好汉,这些数字都是九的倍数;《西游记》中提到的法术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佛爷说九九归真,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等等也都是九的倍数。人们对“九”的尊奉。
时至今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仍有所见,如我们常说“女大十八变”,这是对一个姑娘成长的赞美,此外,我们现在仍重视“一言九鼎”的信义,冬天的时候,人们也还在唱着“数九”歌,等等。可见,“九”是我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而以其为信仰基础形成的重阳节更是为我们的文化增色不少。
网友问:古时候的人过重阳节的方式和现代一样吗?有哪些诗词是写重阳节的?
心纪奠答:
据史料记载和考证,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重阳节九月九正是秋收的季节,那时的人们为了祈祷丰收顺遂,就会举行祭天活动。
每个传统节日,都离不开“吃”的主题,古人的重阳节还会吃糕,重阳吃糕,还巧取了“糕”通“高”之谐音,意喻“步步登高、事事皆高”。自汉代起就出现了食蓬饵的风尚(饵即糕),吃糕亦求好彩头。古人会在重阳糕上放两只小羊的装饰品,寓意“重阳”。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古今有许多。代表性的有,唐代诗人王维所写《九月九曰忆山东兄弟》特别为人吟诵。另有王勃《蜀中九月九日登高》,李白的《九曰龙山饮》,社甫的《九曰五首》,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晏殊的词《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宋代词人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现代,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等等。
失去方知珍贵,趁记忆清晰,照片还在,赶紧给逝去亲人在心纪奠创建一个网上免费纪念馆,把这些珍贵的资料保存起来,否则丢失就再也没有了。把生命故事和生命印记传承传递下去,才是对逝者最大尊重和缅怀。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