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源自古代对月神的祭祀,至今已历史悠久,它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在这一天,人们都会举办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来庆祝中秋节。那么大家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中秋节习俗有哪些?以及中秋如何祭祖?下面内容将为你讲解中秋节习俗大全。
中秋节习俗之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与其他的传统节日一样,是经过时间的沉淀慢慢发展形成现在这样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秋节。其实,中秋节最早的来历是源于古时期人们对于月的崇拜,也就是后期中秋节习俗中的“拜月”。而在《周礼》中也记载过,“中秋”一词便是出于此书中,《礼记·月令》上也曾说过:“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不过关于中秋节来历有三点,如下:
1.来历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2.中秋节的来历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3.中秋节来历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节习俗
除了了解中秋节来历之外,我们还应了解中秋节习俗,中秋节习俗也是过中秋的重要一项。不过,因为中秋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因此不同地区在过中秋节的时候,中秋节习俗也就会有所不同,那么,中秋节习俗有哪些呢?
中秋节习俗一: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中秋节赏月的习俗。《礼记》中记载有“秋暮夕月”,夕月即祭拜月神。人们在大香案上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等月亮挂到半空时便开始祭拜。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加盛行。《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京城所有的店家、酒楼在这一天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大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已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中秋节习俗二:吃月饼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秋高气爽,月亮最圆,全家团聚——“人月共圆”。正是这种人们希望团聚的愿望,因而形成了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帝京景物略》记载:“八月十五日,其饼必圆……其有妇归宁者,时日必返夫家,乃团圆节也。”明人田汝成在其《西湖游览志余》中则把中秋与月饼直接联系起来:“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赠),取团圆之意。”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佳品。
中秋节习俗三:打糍粑
和吃月饼相类似,中秋节打糍粑也是中秋节的习俗。月饼是圆形,象征团圆;糍粑也是圆形,意味着团圆、团聚,因为是极富粘性的糯米做成,所以象征把大家粘在一起,永不分离。月饼是馈赠佳品,糍粑也是馈赠礼品。
所不同者,吃月饼的范围是全国性的,而打糍粑的习俗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稻作地区,特别是四川、重庆、湖北、湖南一带。有民谚说:“中秋不打粑,婆娘儿女不归家。”
中秋节习俗四:赏桂花
八月中秋月圆时,正是丹桂飘香的季节。因此,唐宋之时,中秋节除赏月外,还有赏桂这一中秋节的习俗。
正如韩养民的《中国古代节日风俗》所说:“对月遥想月中桂,纵目欣赏人间桂,再联想吴刚伐桂、月中桂子落人人间的传说,更能激发起诗人的灵感,增添节日情趣。”
中秋节习俗五:赏灯
在南宋时,就有中秋节赏灯的习俗。据《武林旧事》说,中秋节时,浙江放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漂浮在水面上,宛若群星灿烂,引众人驻足观望,成为当时的一大胜景。各地街市到处明灯高悬,庆祝中秋。
广州等地中秋节要“树中秋”。各家在节前用竹条扎灯笼,上糊彩纸,做成果品灯、鸟兽灯、鱼虫灯、宇灯等。到中秋夜将岁灯悬挂于高罕上或树于瓦檐露台上,叫“树中秋”。
中秋节习俗六:团圆萝
陕西长安一带,中秋节家家要做团圆萝。模有顶、底两层,中间夹着芝麻。上层用大老碗拓一个圆圈,象征月亮。圆圈中央刻上一块“石头”,一只顽皮的“小猴子”站在“石头”上吃“蟠桃”。在月亮周围用顶针、大针扎出各种花形,然后放在锅里烙热。吃时切成许多尖牙的形状,给全家每人分一牙,如果有人短期外出,可以留下;姑娘如已出嫁,要派人送去。
中秋节习俗之祭祖
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中国传统节日,其出来阖家团圆之外,也是人们祭祖的日子,这一天各家各户都会摆上香案,设立“月光位”,祈祷太阴星护佑,向着月出方向肃然供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中曾记载过:“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此后五百年间,承接千年传承的秘诀,民间还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祈运方法。譬如烧斗香,放天灯,绘五色符,拜月神等祈运习俗,都是祈求太阴能量加持的祭祀活动。
其次,在这一天人们祭祖的时候还会烧斗香,斗香是以前民间在中秋节拜月时烧的一种香。呈塔形,香的顶部用四角戚六角的“斗”形彩色刻纸装饰于其上,故名“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中秋夜烧斗香由来已久,是流行江浙一带的祈福法宝。此外,还有拜月神,敬三仙,银盘高照请财神等诸多祈福的方法,辗转流传。
慢慢随着时间转瞬,中秋节开始流行网上祭祀,用互联网的方式来纪念自己的祖先或逝去的亲人,来表达自己的孝心以及信仰。而且网上祭奠的方式比较方便,特别对于不能回家当面表达孝心的人。如果对这个有想法的可以点击文章下方心纪奠公众号,了解更多关于网上祭奠。
中秋节习俗的常见问题问答
网友问:为什么中秋节要祭月?有人了解这个事情吗?如果知道的话,请告诉我一下,谢谢!
心纪奠答:
中国的祭月仪式从周代起就有,祭月时间是在中秋月出时开始祭祀,中秋祭月,关键是向月神示敬,中秋无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凡是月光能照射之处,都可以举行,如遇阴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摆放祭桌。 中国传统的祭月,一般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参加祭月的人中选一名主祭(统领工作),一名赞礼(相当于主持人),若干执事(主祭的助手),一般以年长的女性长辈或家庭主妇担任主祭。按照传统,“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男子一般担任赞礼、执事协助祭月。
网友问:古代中秋节习俗,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是怎么过中秋的?大家了解吗?需要写作,麻烦了,谢谢!!!
心纪奠答: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月饼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到了唐朝时期,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果你对本文感兴趣的话,可以尝试点击下方按键“创建纪念馆”,为逝者进行祭奠。心纪奠是一款公益平台,支持云端祭扫、免费试用、永久保存。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