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丧事习俗的具体流程这篇文章为大家讲述农村丧葬前准备事宜、农村丧葬用品、农村出殡仪式、农村丧葬入土、农村致祭仪式以及关于农村丧葬的问题解答等内容,详细明了。看完这篇农村丧事习俗的具体流程的内容后希望能更好的帮助你了解更多的有关农村丧事习俗的具体流程的知识。
一个人生前过得如何辉煌还是凄惶,总归是要死的。按说,生老病死,乃人之常理,可是其子孙偏要把丧事办得排排场场,一是本地习俗使然,二是表达对老人的缅怀和敬重。家乡的丧葬习俗非常繁琐,但是又不得不回,因为这是千百年来留下的规矩。
农村丧葬前准备事宜
俗话说:入土为安。可是要完成老人从闭眼到入土这个过程相当复杂。当看到老人行将咽气,家里人很是慌张,纷纷匍匐在当院,向天喊道:“爹(娘)呀,您回来吧——”,谓之“叫魂”。可是老人魂游天外,再也听不到儿女撕心裂肺呼天抢地的哭喊了。家里人赶紧叫来全家族的人,其实也不用叫,听到哭喊声,他们已经都来到了。男人们把各地的亲友列一下名单,然后去报丧,告知成殓的日子。女人们则忙活着裁剪孝服,用白布漫鞋。
农村丧葬用品
至于棺材,一般人家用桐木,富有的人家用松木,更好的棺材是用整块板的,棺材的好赖旁人是要品评一番的。因为棺材里面还要用硫磺抹一下,使其光滑并且无缝隙,因此只能给死者换上寿衣先躺在床上,下面铺上麦秸或稻草。至亲聚集一起烧纸钱,称“烧倒头纸”。待棺材准备好后,先入小殓(不钉棺口),棺材内铺纸、灰及被褥,以使老人“睡”安稳。晚上,将老人生前穿过的一套衣服放在椅子上,抬到当院,称“望儿女”,晚辈们要将老人床上铺的稻草抱到村西的十字路口烧掉,然后每晚为死者守孝,直至出殡。
成大殓时,各地的亲友从四面八方哭泣着赶了过来,他们趴在棺材口上,最后再看一下亲人的面容。成殓一般是在下午,儿女们给死者口中放一枚铜钱叫“噙口钱”,脸上蒙一张白纸,身上要压三根谷草叫“隐身草”,用麻绳将死者的两只脚捆扎住。有的还把老人生前喜爱的物品放进棺材,如书本、收音机等。
然后,大女儿给老人洗脸,口中念念有词:“洗洗眼,看清路儿;洗洗鼻,闻香味;洗洗耳朵,听响器。”接着女儿们坐在门槛上面朝棺材梳头,口中道:“通路哩,通路哩,三条大路走当中。”完毕后,点纸,钉棺材口。这时孝子们于棺材两边放声恸哭,哭声冲击着房顶。
农村出殡仪式
出殡的仪式非常隆重。生前对老人孝顺与否,这个仪式可马虎不得,办得隆重,是会得到街坊四邻褒奖的,有人称之是“迷活人眼的”。前一天,要搭灵棚,将棺材移到灵堂中。灵堂前陈列花圈纸房纸人纸马纸摇钱树等,如今,又兴起了做纸电视机、纸冰箱,甚至纸轿车,也算是“与时俱进”吧。
唢呐班是一定要请的,现在有的人家请两班,让他们比赛,一直吹拉弹唱通夜。有钱的人家还请戏剧团来演出,也有把早已不用的和尚、道士请来诵经。孝子们身着孝服孝帽,在灵堂内守灵,长明灯点燃着,孝子们用剪刀在一只小瓦盆(老盆)底儿上钻眼。每到更时,便要烧纸钱,这是与老人在一起的最后一个夜晚,有的亲友一夜无眠。
出殡这天,要请来全村人帮忙,根据理事单的安排,做饭的,接客的,放炮的,打墓的,忙个不停。亲友们前来吊唁,奉献贡品。按照习俗,要吃女儿的头道贡,那么女儿女婿就得早早的准备丰盛的贡品,有整猪,有鸡鱼,有烟酒,当然还有钱,有的女婿还要来个“二十四拜”,自然引来众人的观看。接着就是其他亲友来吊,随礼数额不等。要是死者为女性,娘家人来的为最晚,忽喇喇来好几辆车,孝子们要挨着车去嗑头,娘家人才下车,然后到灵堂前恸哭。
启灵时,要设路祭,长子穿重孝、执哀杖(用的是枣木),将盛着果蔬的“老盆”在载着棺材的“轿”杆上摔碎,然后众孝子身上斜披布匹、拄哀杖(用秫秸杆做成),男在前,女在后,女儿媳妇们扶棺,一路哭泣着走向墓地。长孙打着纸幡,外甥擓着装满纸钱的篮子一路抛撒纸钱。
载棺材的“轿”前有一执事者指挥着抬重的队伍,喊“打住”,送殡的队伍便停下;喊“起”,就前行。如果死者的辈分高的话,孝子人数就多,送殡的队伍就非常庞大,在乡村的道路上忽的出现这样一支着白色服装的队伍,很是惹眼。
农村丧葬入土
到达墓地后,墓坑已经挖好,安放棺材时,族中有威望者根据神路的走向指定好位置,再把用罐头瓶装着的食品放在墓坑中,孝子抓把土和身上的麻绳一起抛到墓坑里,然后哭声四起。抬重者就开始执锨往墓坑里填土,当天坟墓并不封好,到第二天孝子们还要来“封陵”。鞭炮声中,那些花圈和纸房纸马随着火焰升上天空,孝子的哀杖埋于墓前,墓前埋一无根的柳棍,意思是对亲人的留念吧,来年,柳棍就会发芽,长出嫩绿的枝条。
农村致祭仪式
亲人虽然离去了,但是儿女亲属的怀念永在。每逢七天和百日、周年时,还要举行致祭仪式。以后,在每年的正月初三、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亲人们都要上坟祭奠死者,给老人送些纸钱,在坟前说说话,让老人在那个世界不至于太孤单寂寞。
关于农村丧葬的问题解答
网友问:请问一些丧葬的习俗是什么意思?比如花圈代表什么???还有火葬和土葬供奉死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供奉死者的香不能等等!求告知,谢谢
心纪奠答:
与佩戴黑纱的礼节相照应的,还有向死者献花圈或者花篮的习俗。据传说这个习俗最早来源于西方基督教首创时,因为《圣经》教义的广泛传播,人们逐渐相信人死以后能进入到极乐世界即天堂,而去天堂的路是由鲜花铺设的。随着这种观念的日渐深入人心,笃信教义的人们则按照想象中的天堂之路的场景,在死者的灵车前后抛撒花瓣,以此表示为死者去天堂铺设道路。以后,人们觉得用鲜花铺道花钱太多,于是改用花圈与花篮来替代。因此用花圈或者花篮献祭死者,意思是在告慰死者的灵魂。奉献给死者花圈或者花篮在如今已经逐渐演化为丧礼活动的一种吊丧礼节和内容。
土葬,葬式之一。又称埋葬 。流行于世界各地。 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西欧,莫斯特期墓葬是所知最早的土葬。原始公社时期,各氏族均有固定的墓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各家庭(宗族)亦有固定的墓葬场。土葬墓一般葬一个遗体,但也有数人或氏族(家族)合葬的。墓室大多有不同质地的棺和殉葬品。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墓葬的殉葬品甚丰,甚至有人殉。随着社会的发展,土葬衍变为多种形式。中国的土葬形式主要有:竖穴墓(土坑墓),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流行;大石墓、瓮棺葬,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石棺葬、砖石墓,战国时期以来一直流行;洞室墓,始于战国时期,盛行于六朝以至隋唐;木椁墓,始于商代,汉以后少见;船棺葬,战国末期到汉初盛行于四川一带。
火葬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具体而言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
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儒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则盛行土葬。自从二十世纪开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以节约稀少的耕地。现时中国大陆的火葬比例为53%,美国为26%,英国为70%,日本则超过90%。
网友问:菏泽丧事风俗习惯,公公快不行了,医生让准备后事,但我不知道有什么风俗习惯,请知道的提点一下,让我有点准备.求告知,谢谢
心纪奠答:
菏泽丧事风俗最折腾人,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发丧以5天后最佳,夏天热你们自己定。
如果你公公是一个人死了,婆婆比他先死,你就买两个棺材一起下葬,婆婆金骨移除来(婆婆挖出来)同时下葬,破不破费你们自己看着办,要我说买不买都一样。
若果亲戚多了,吊唁的人就多,帮忙的也随之增加,钱花的越多,无论是借钱还是贷款主人得把钱凑足了,交给大支,就只管守灵和哭,其他的杂事:给亲戚报丧,买白布,买棺材,摆供,买冥纸,雇吹鼓手,买饭菜,借碗筷桌椅板凳招待吊唁的人等都是大支安排,在这五天的时间里,调度着全村前来帮忙的男女干这干那,确实也很操心受累,【大支】临时主管,相当于所有帮忙的组成一个团队,这个团队队长就是大支。
披麻戴孝、灵前祭拜、烧香磕头、抬棺送葬、坟前磕头等固定的程式以及这当中的细节和说法,属于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它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思。而这个过程持续几天,并且把夫妻之间第一个先逝的人,再从土里挖出来合葬,三年,十年祭日时再发丧,除了给后代造成精神的损伤、经济的损失外,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可言呢?这种陋习早就应该摈弃了!你还是多问问你们本地人吧。
真正的离开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给逝去亲人创建一个永久免费纪念馆,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