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是人类早期近乎本能的文化行为,世界各民族历史上都出现过祭祀,因此祭祀文化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祭祀,及于天神、地祗、人鬼(此为《周礼·春官·大宗伯》之说)等三大类,自成体系,祭法多样,意蕴丰富,卓具特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下面为您介绍祭祀文化的由来。
一、祭祀与灵魂
祭祖的前提是灵魂的存在。中国人认为,生命由魄与魂两者构成,魄是肉体,是生命的物质存在,是灵魂的寄寓之所;魂是人的精神意识,是生命的无形部分。魂与魄结为一体时,生命是鲜活的;若两者分离,则生命死亡,故《仪礼·士丧礼》始死的仪节有“复”,亦即招魂。古人称“丧”而讳言“死”,“死”是消灭,永无再生,而“丧”是丧失,魂离魄而去,只是所往之处不可见。《士丧礼》的主题有二,一是“送形而往”,将死者的形体(魄)送往墓地安葬;二是“迎魂而反”(此二语为郑注《士丧礼》所言。郑氏或作“送形而往,迎精而反”,精者,精气,与“魂”同义)。是将死者的精气(魂)迎回家中致祭。
在无神论者而言,人没有灵魂,人死则生命随之消失。在灵前上供,更是愚昧无知、悖逆科学的表现。但是,灵魂问题很复杂,世界大多数民族都认为人有灵魂,伊斯兰社会、佛教文化、基督教世界无不如此:人死后,灵魂升入天国。儒学没有彼岸世界,亦无轮回之说,从来就不是宗教。历史上的“儒教”一词,乃是以儒为教,与宗教无关。儒家所说的灵魂,不入天堂,不下地狱,而是回到家中,继续与子女在一起,只是身体不再可以触及。家人则奉行“事死如事生”的信念,除例行的祭祀之外,每逢子女成年、婚配,乃至奉命出外聘使,都要“告庙”。亡魂不仅关注家庭,而且关注国家的治乱兴衰,陆游《示儿》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即是明证。这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灵魂说至迟在殷代就有,并非儒家创造。儒家沿用了民间关于灵魂的说法,但做了理性的诠释,认为亡魂没有福佑或者作祟于生人的超自然能力。其说与诸宗教的理论完全不同,具有进步意义。
二、祭祀与“自求多福”
祭礼的尽心、尽物,并不夹杂着祈求福佑之类的功利目的,这是儒家祭祀文化的又一特点。武王克商后,民本主义思潮兴起,国家之存亡,个人之祸福,取决于为政之道的正确与否、修身进德的成果如何,祸福由己,非由鬼神,已成为知识精英的主流意识。《诗经》有“自求多福”(《诗·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之语,乃是周人文化自觉意识的最佳表述。
儒家对祭祀文化建设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划清了理性与迷信的界限,要求致祭者具备正确的祭祀心态:
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言内尽于己,而外顺于道也。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上则顺于鬼神,外则顺于君长,内则以孝于亲。如此之谓备。唯贤者能备,能备然后能祭。(《礼记·祭统》)
求福避害,是人类的普遍愿望,然而这一愿望是寄托于自我,还是寄托于神明?上引文字是儒家的答卷,孔疏解释道:“世所谓福者,谓受鬼神之佑助也。贤者之所谓福者,谓受大顺之显名也。”定期的、程序化的祭祀,与其说是与亲人灵魂的沟通,毋宁说是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甚至是示范于全社会的特殊仪式更为切合。祭祀先人,意在教育后人,故《礼记·祭统》说“祭者,教之本也已”,最得祭礼真谛。
儒家将孝推及于人生的所有方面,但凡有辱于父母名声者,都是不孝之举,都在戒绝之列。《祭义》引曾子之语: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对于君子而言,祭礼中所需要体会的深意,并非个人与家族的荣耀。祭礼的设计,每一环节都有深意在焉,所行者小,而所见者大: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此之谓十伦(《礼记·祭统》)。
郑注:“伦犹义也。”教之本,要义有十条,《祭统》逐一做了解释。
可见,培养一名懂得事奉神明之道,洞悉尊卑亲疏长幼之礼,通晓均平之法、惠下之道的合格贵族,祭礼是不可或缺的途径。
关于祭祀文化的相关问答
网友问:
祭祀活动是怎么产生的?
心纪奠答:
祭祀活动是伴随人类神话观念的产生而出现的,它起源于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先祖圣贤的追思。中国古代宇宙观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三才”,因此,传统祭祀活动也主要有祭天地、祭先祖、祭圣贤三种类型。正如《荀子》所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 无先祖,恶出? 无君师,恶治? 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祭天活动始于殷周时期。在古人看来,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控制着万物的生死祸福,是万物之父。人们对它望而生畏,于是便产生了崇拜和祭祀。祭天活动突出一个“尊”字,到春秋战国时代,祭天活动已成为王室的特权和国家的第一大礼。祭地活动与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华夏民族感恩大地赐予的一种朴素情怀。在古人看来,大地养育万物,供给生命赖以存在的所有物资,是万物之母。所以,自秦汉以来,祭地活动就与祭天活动同时进行,祭地活动突出一个“亲”字,王公贵族与普通百姓皆可参与祭祀。
祭祖活动源于原始社会的灵魂观念,经氏族成员的代代言传渲染,至殷商时期,人们普遍认为祖先具有一种神秘力量,能于冥冥之中监视子孙后代的行为并加以佑护和惩罚,子孙也深信经由祭祀活动的虔诚祈拜和供奉,可得到先祖神灵的保佑与赐福。祭祖活动在周代形成定制,并代代相传,遂成习俗。
网友问:
一般祭祀的先贤有谁?
心纪奠:
祭祀圣贤是古人祖先敬畏和崇拜的延续与拓展。古人除对本族先人的神灵恭敬虔诚外,还对各行业有超常智慧能力、有厚重道德内涵、有突出历史功绩的名人先贤致以思慕之情,寄以心灵依托,为他们立庙塑身,定期举办祭祀活动。名人先贤具有极强的精神感召力,在人们长期的供奉祭拜中,他们渐渐由人到神,逐步演化为“家”、“族”、“根”的象征。其中延传久远、影响广泛的圣贤祭祀活动有祭黄帝、炎帝,祭孔子、关公等。
你知道吗,没有比创建一个纪念馆更有意义的缅怀。深情的祭文,隆重的葬礼都是过眼云烟,能让后人记住的,就是把逝者一生的印记保存起来,30年、50年、子孙后代都可以看到逝者的事迹,才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和孝道。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