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祭奠-网络祭拜网上祭扫-线上祭祀扫墓-网上祭奠平台心纪奠

端午节和张天师的渊源

作者:卜易祭祀文化 2021-06-09

端午节和张天师的渊源为您讲述端午节也叫地蜡节、端午节与张天师传说以及端午节历史渊源、有关端午节的常见问题问答等内容,详细明了。看完这篇端午节和张天师的渊源的内容后希望能更好的帮助你了解端午节的知识。
      端午节与张天师的渊源: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赤口上青天,百虫归地府!
端午节也叫地蜡节

端午节和张天师的渊源

端午节有很多称呼,但还有一种叫做“地蜡节”的却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
      腊,古称蜡,是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即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神农和祖先的重大典礼,秦汉后祭祖和祭百神的蜡礼合而为一,腊为岁终祭众神之名。腊祭原置于农历十二月,此月称为腊月。
      南朝时,将腊日定于十二月八日;后来道教在《赤松子章历》中将其含义扩大,把全年分为五腊,全称“五腊日”,即正月一日天腊,五月五日地腊,七月七日道德腊,十月一日民岁腊,十二月八日王侯腊,是道教祭祀祖先、集会建斋的重要日期。在《道书》中,地蜡成为祭祀祖先和请求赎罪的重要日子:“五月五日为地腊,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地腊节之名也因此而来。
      此外,端午节也缘于五月是凶月的上古观念。对此,晋董勋在《问礼俗》中记述说:“五月俗称恶月。”
      据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玄戈》记载:“五月,东井、七星大凶,胃、参致死。”东井,即二十八宿之一的井宿,因它在玉井之东,故称。这虽见于秦代,但却历史久远。另据郑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在《礼记·月令》中说:“仲夏之月,日在东井。”这里说明,在中国古代民俗中,东井星主管五月。又据汉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在《论衡·说日》中记述:“当夏五月,日长之时在东井,东井近极,故日道长。”而五月不吉的观念渗透到民间的记述,最早是由南朝宗懔(502~565年)在《荆楚岁时记》中开始:“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因此,五月为凶月,是古时端午赖以建立的文化基础。
      又,因为五月菖蒲成熟,固又称蒲月。而蒲月时古人于端五悬蒲于门首、或以菖蒲浸制药酒饮用之俗,俗称蒲节。为此,中国古人在端午节的时候有以插菖蒲、艾蒿,兰汤(艾叶水)沐浴祛除瘟疫、晦气的风俗习惯,故端午节有时又称为浴兰节、蒲节、女儿节。
      以上关于在端午节插菖蒲、艾蒿,兰汤(艾叶水)沐浴祛除瘟疫、晦气的风俗据说也来自于中国道教创始人老祖天师张陵。
端午节与张天师传说

端午节和张天师的渊源

很久以前,大概是东汉末年,青城山上住着一个山精,自称“青城魔君”,经常祸害周围百姓,让百姓给它献酒献肉,稍一伺候不周,就要兴风作浪,闹得百姓们鸡犬不宁,全家不安。
      后来,有人听说距离青城山不远的鹤鸣山上住着一位得道高人,专门替人治病除害,本领高强,便去请老祖天师张陵除害。
      老祖天师张陵了解情况后,深感百姓的艰难,就骑着白毛虎,提着太上老君亲授七星降妖剑,带着弟子王长和赵升来到青城山一处山洞安营扎寨寻找山精。但知其修炼不易,想度化它。不过山精得知老祖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后,当然不敢妄动,于是偷偷摸摸地每天换一个住处躲开了。但它却暗中作怪,让徒子徒孙下山施放瘟疫害人,以解山中之围。无奈之下,老祖天师张陵只好暂停搜捕山精,先帮助百姓祛病救命。
      据说,老祖天师张陵祛除山精瘟疫的方法很独特:先让病人拿出五斗米,然后以特制的药水泡米,再施以符箓之术后,再让弟子们将这种药米给病人背回去,病人吃过药米后,自然很快就会痊愈。
      青城魔君得知它的瘟疫被破解后,变化成一个美丽多姿的受困女子,在老祖天师张陵弟子给病人送回药米的路上设计蒙骗,将粪坑里的蛆虫幻化成米的样子混在药米中。结果,很多病人吃过就上吐下泻,病情反而加重。为此,老祖天师张陵很奇怪,掐指一算,知道原委后方才下决心要除掉山精。
      正好这天刚好是端午佳节,山民们为了感谢老祖天师张陵治病,一定要请他们师徒去喝几杯雄黄酒,吃几个粽子,盛情难却,就在山民家中吃过晚饭后返回山洞。刚进山洞,老祖天师张陵勃然大怒,原来山精趁他们外出,带着徒子徒孙把白毛虎杀死,还偷走了降妖剑。又一掐指后,老祖天师张陵算出山精没走多远,就在洞外扯了一把艾草,推成兽型,对它念了几句咒,那艾草竟变成一只斑斓猛虎,又再摘下一片菖蒲叶迎风一晃,就成了一口宝剑。
      这样,老祖天师张陵骑着艾草猛虎,手拿菖蒲宝剑,一道灵符在手,就把慌忙逃跑的山精给困在路上。接着就和山精打了起来,一时间天昏地暗,蒲剑显灵,艾虎发威,三十多回合后,山精抵挡不住,被打回原形,原来是一只修炼千年的放屁虫作怪。老祖天师张陵刚要收伏此精,但放屁虫臭屁大放后,一阵恶臭袭来。拖袖掩鼻后再一看时,放屁虫已经钻到石缝里不见了。对此,老祖天师张陵仍然念它修行一场并不容易,既已破法,便未去理会。
      话说自老祖天师张陵降伏了放屁虫这个山精之后,青城山周围一时间天清气朗,山花吐艳。师徒三人至此就长住下来,为百姓祈福禳灾,治病养生,一时间百姓其乐融融。现在天师洞遗迹仍在。
      第二年三月,老祖天师张陵决定去远处云游,临出发前,交给弟子们一个玉盒,说如果碰到不能解决的办法,就开盒照办即可。
      不知不觉中到了五月,端午节前一天傍晚,山民们家家包粽子准备过节,忽然漫天的虫子飞起,地下还有各种爬虫毛毛虫。一时之间,虫子多的把太阳都遮住了,一片天昏地暗。
      弟子们看到这个情况,心知是时候打开师父传授的玉盒了。开盒一看,里面放着一把艾草一把菖蒲。明白师父的用意后,弟子们采摘了大量的艾草和菖蒲连夜送给山下百姓,由于半夜和虫子太多,百姓家各个都门户紧闭,他们只好将艾草、菖蒲插在门上。说来也怪,艾草、菖蒲插到谁家门上,谁家附近虫子就都跑光了。
      原来这是一年前逃跑的放屁虫魔念不消,恶性难改,得知老祖天师张陵云游四方后,纠集了山上山下所有的虫子祸害百姓。可放屁虫带着虫子们飞到各个人家一看门上有艾草猛虎把门,还悬着一口菖蒲宝剑,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从此再也不敢到人间捣乱。
      后来,老祖天师张陵虽然飞升仙去,但每逢端午节,青城山家家户户还是照样摘些艾草和菖蒲挂在门上,并以艾叶煮汤洗澡环绕全身,以此借其法力驱离毒虫,辟邪除灾。
端午节历史渊源

端午节和张天师的渊源

此后,自老祖天师张陵孙、天师道系师张鲁任汉宁太守,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教合一政权——汉宁郡后,端午节以悬挂艾草、菖蒲,并以艾叶煮汤洗澡的习俗就传播道理巴郡、汉中各地;后随张鲁被曹操封为阆中侯、镇夷中郎将,迁居邺城后,因为曹操将天师道教民大量迁往北方,所以端五之时的艾草、菖蒲习俗也跟随传至北方;后在天师道第四代掌教张盛天师遵父训还居老祖天师炼丹之地——江西龙虎山后,端五的艾草、菖蒲习俗就此扩传至江西和东南各地,后随天师道弟子们的足迹传播到全国各地,并与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的纪念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重视的重要节日。
      以上,查阅史料可知,艾人的书面记载最早可见于梁宗懔(502~565年)的《荆楚岁时记》,该书记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此外,古书中更著名的还有艾虎。
      艾虎有的是用艾枝艾叶编成的,有的则是布帛剪成的老虎上粘艾叶。据宋末元初人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引《岁时杂记》说:“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另据南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南宋陪都杭州端午的天师艾说:“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而陈元靓也在《岁时广记·画天师》中引《岁时杂记》说:宋代的端午节,京都的人们除画天师像贩卖外,又作泥塑的张天师像,以艾为须,以蒜作拳,置于门上,称“天师艾”。
      以上“天师”指的就是中国道教创始人、天师道老祖天师张陵,俗传他以扶危济困、捉鬼降妖行神于世。为此,中国民间长期流传:“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赤口上青天,百虫归地府。”这段俗谚生动描绘了天师在端午期间为百姓驱魔求安的形象,可见在百姓心中,将天师和端午联系在一起由来已久。
      此后,这些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习惯和道教故事越传越远,一直延续到今天,并在有些地方还得到了很多的创新。比如,现在浙江湖州人过端午,除了要吃五黄(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黄瓜、黄酒)外,还有传统佳肴之“张天师的印”,可是湖州人民端午节时候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所以,这就是道教,是咱们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原生宗教,主动或不主动,知道或不知道,其实从来就没有远离过我们。
有关端午节的常见问题问答
端午节和张天师的渊源

网友问:端午节有哪些习俗?有什么意义?求告知,谢谢
心纪奠答:
      端午节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端午节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端午节期间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端午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端午节的意义
1、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2、纪念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4、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啤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网友问:端午节人们要干什么?
心纪奠答
1、扒龙船,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龙船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扒龙舟分为起龙、游龙、竞赛、收龙等几个环节。该文化活动发源于中国古代南方百越,多在端午节举行。扒龙船是广泛流行于江苏、浙江、福建、岭南、台湾,湖南和江西等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2、吃粽子,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3、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4、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
5、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真正的离开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给逝去亲人创建一个永久免费纪念馆,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关注心纪奠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快速创建纪念馆
免费建馆

纪念馆12W+   祭拜768W+

Tag关键词: 端午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本请告知,我们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名人馆

MING REN GUAN

袁隆平纪念馆

袁隆平

生卒于:1930.09.07-2021.05.22

离上次祭拜已有1259

79252 |2080

赠送鲜花

张国荣纪念馆

张国荣

生卒于:1956.09.12-2003.04.01

离上次祭拜已有1236

31909 |5764

赠送鲜花

郑勇纪念馆

郑勇

生卒于:1979.08.14-2020.02.05

离上次祭拜已有1066

25034 |71

赠送鲜花

热门资讯

热门资讯

张国荣纪念馆

张国荣 张国荣 张国荣

生卒于:1956-09-12-2003-04-01

热度10432

查看5764

功能直达

功能直达

祭拜祈福

10795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或长按二维码保存后关注公众号领取纪念馆
提示

请使用如下方式下载心祭奠APP

方式一: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后输入手机号或逝者名字领取纪念馆编辑完善逝者资料,上传相片视频。

心纪奠
长按二维码保存纪念馆二维码
方式二:下载心祭奠APP
下载心纪奠APP
方式三:微信联系平台客服编辑

复制并打开微信

点击此处返回

纪念馆12W+

祭拜768W+

创建纪念馆 创建纪念馆
建馆
快速创建纪念馆
获取验证码
免费建馆
提示
创建纪念馆成功1
纪念馆创建成功,微信扫码下面二维码关注心纪奠公众号,输入手机号或名字即可领取纪念馆,完善资料及相片,追思缅怀。
心纪奠
长按二维码保存纪念馆二维码
立即去缅怀
关闭
创建纪念馆
创建纪念馆
获取验证码
免费建纪念馆免费建纪念馆

建馆量: 12W+祭拜次数: 768W+

关闭
发布讣告
发布讣告
获取验证码
免费创建讣告免费创建讣告

操作简单方便高效快速传播

关闭
创建家谱
创建家谱
获取验证码
免费创建家谱免费创建家谱

家谱:9216 祭拜: 76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