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文化的起源
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人们根据这种理念逐渐细化着祭祀活动,根据不同节日会准备不同的东西,用着大体一致又不尽相同的祭祀流程。据现代人类科学对祭祀文化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信仰总体可以归纳成两种:一是对天地的信仰,二是对祖先的信仰。对天地的信仰和对祖先的信仰往往产生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的各种崇拜在特殊的日子里会被具象化,演化成祭祀活动。其中春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更是让人们的崇拜感情变激烈,于是在这些节日里,由原始信仰形成了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的节日,人们也会在这些节日里举行祭祀活动。
祭祀文化之祭祀大典
祭祀天地大典其实是在心理思维的终极意义上感悟人神沟通、上下交感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神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欲念。祭祀活动,进贡上香,叩拜行礼,庄重肃穆,一丝不苟。祭祀礼节祭品有一定的规范。旧俗备供品向神灵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民族的不同,构成各具风格的祭祀文化。中国历代各民族的祭祀是一门历史文化。祭祀二字,祭侧重的是向祖先向天地汇报工作。祀侧重的是,希望天地祖先,对自己未来的新工作,给予新的指导、教诲和启发。比如,皇帝御驾亲征要去攻打戎狄国家,在大军出发之前,就会举行祭祀大典。
祭祀的由来
祭的上半部分,左边是牲肉,右边是一只手,下面是神。华夏人的神,分为自然神和祖先神。因为华夏人认为,万物都是天地所生,所以,祖先神一直往前追溯,也是自然神,创造世界的神的后裔。在根本上,他们都是统一的。
祀,左边是神,右边是巳。巳也,四月,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在华夏文化中,阳为吉,阴为凶。华夏文化中的神,也不是指人格化的那种妖怪,而是主导阴阳二气造化的自然力量,通过祭祀,可以申请让这个力量,出阳藏阴,便可趋吉避凶,趋福避祸。
祭 天
在中国,祭祀的对象有三种:天神、地衹、人鬼。其中,天神和地衹只能由天子祭祀,大的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一般士官和平民百姓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
祭天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历代帝王,不论他有多勤政或者有多声色犬马,都不敢懈息祭祀上天。每年都要在特定的日子里,率领群臣虔诚焚香,祷告国泰民安,帝位千秋。据记载,中国早在周朝时就形成了完善的祭天仪式。每年冬至,周天子都要在国都南郊的圜丘,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后人称之为“郊祀”。
唐宋时期,祭天作为种只能由皇室进行的仪式被少数民族君王接受,他们纷纷效仿汉俗,选出特定的日子对天地进行隆重的祭拜。清朝时,满清皇族扩大了祭天的范围,除去传统的在重大节日进行祭祀外,大的政治事件也要去天坛祭天,如皇帝登基、册立太子、册立皇后、皇帝出征等。祭天仪式里,最隆重的莫过于封禅。封禅是古代君主在太平年间或是有祥瑞现身的特别之年才举行的盛大典礼,一般只有作出大的政绩的君主才有资格举行,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真宗、清圣祖等。
封禅一般都是在泰山举行,古人认为五岳之中泰山最高,在此祭天,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受命于天。所以,从这点看,封禅就是古代帝王强调“君权神授”的手段。
祭 地
在古代,祭天与祭地是同时举行的。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有了土地崇拜,认为大地养育着万物,就像慈爱的母亲一样,正所谓“父天而母地”。祭地一般说来包括两种: 一是祭祀“大地”,规格与祭天基本相当;一是祭祀“地衹”,包括社神、山神、水神、火神等所有地界上的神灵,规格比祭天稍微低点,不再是皇家的专权。
其中香火最旺的是社神。“社”即土地,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直接相连,自然各家各户都不敢懈怠。现在南方一带常见的城隍庙就是古人祭祀社神的地方。
祭 祖
古人在氏族社会时期就有了祖先崇拜。人们相信人死之后有灵魂,而祖先的灵魂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以护佑子孙世代永昌,所以要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祭祖仪式也是于周朝时形成定制的。在周之前,祭祖常常采用比较血腥的人祭的方式,周朝确立了用人陶、面点取代活人祭祀的方式,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祭祀礼节,如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等。此时,人们对祖先的感觉更多是骄傲和敬畏。
春秋时期,随着儒家伦理观念的深人人心,祭祖又增加了缅怀和追忆的意味。等到秦汉,祭祖不再局限于大的氏族,普通家庭也可以将自家的长辈放在供桌上进行礼拜,且不限时间,可以随时祭祀。此后,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祭祖的方式再变化,但作为传统,从未被中国人丢弃掉。
关于祭祀文化,中国人一直十分看重,更不用说被遗忘了。在这种浓厚的文化底蕴里,且恰逢疫情时期,我们应该在注重祭祀文化的同时保证自己的安全。
绿色祭祀,平安祭祀,网络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