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联”,这一在特定场合下使用的文学体裁,其名称中的“挽”字,往往能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与深思。那么,“挽”字在这里究竟有着怎样的特殊含义呢?
挽联的挽是什么意思
挽联中的“挽”字,在这里特指哀悼死者的意思,它是对死者的追思与缅怀。这一含义通常与“挽歌”、“挽词”等词语连用,共同构成对逝者的一种纪念形式。
挽联,作为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不仅承载着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也表达了对生者的慰勉之意。它是对逝者生平、成绩和美德的总结,同时也是逝者死亡对后人影响的一种体现。挽联的撰写要求立意积极,与时代精神相契合,对人民起正面作用。在形式上,挽联一般分上下联,上下联之间讲求对仗工整、平仄和谐,辞意相对相辅,句式对偶,字数相等。
此外,“挽”字在现代汉语中还有多种含义,如拉、引(本义),挽救(引申义),以及支撑、阻止等古代汉语中的含义。但在挽联的语境中,“挽”字特指哀悼死者的意义,是对逝者的一种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挽联的格式是什么样的
一、基本格式
挽联一般分上下联,上下联之间讲求对仗工整、平仄和谐,辞意相对相辅,句式对偶,字数相等。具体来说,挽联的格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左右位置:面朝门立,上联在右,下联在左。这是为了符合古代书写习惯,即从左至右阅读时,先看到上联,后看到下联。
2、书写方式:挽联通常写在长幅白布(绢)或白纸上,字体可以是正楷、行书、行草、隶书或篆书等,但以多数人能够辨认为好。字体要求工整统一,一般采用白底黑字的形式,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二、内容格式
挽联的内容格式也有一定的讲究,主要包括称谓、正文和署名三个部分:
1、称谓:称谓指的是赠送花圈的人与逝者的关系,如亲属(父亲、母亲、姑姑、舅舅等)、朋友、同事、师生(恩师、爱徒等)等。称谓可以放在正文前或后,具体取决于挽联的书写习惯和赠送者的意愿。
2、正文:正文是挽联的主体部分,用于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正文内容应真实、积极,与逝者的生平、成绩和美德相符。常见的正文内容有“悼念XXX”、“沉痛悼念XXX”或“XXX千古”等,以及表达逝者美好品德和影响的词句。
3、署名:署名是对挽联的落款,用于表明赠送者的身份和姓名。署名可以是个人署名,也可以是集体署名。个人署名通常写为“XXX敬挽”、“XXX泣挽”或“XXX拜挽”等;集体署名则直接写为单位名称或集体名称。
缅怀亲人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祭奠方式,我们也可以采取网上祭奠的方式进行在线缅怀、在线追思。为倡导文明新风尚,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不少地区开始提倡广大群众采取网络祭祀、网络追思等绿色祭祀方式,我们可以在网上给亲人建一个纪念馆进行网上缅怀,把亲人的相片,脑海中的记忆记录在纪念馆中,既可以在线上悼念,又可以保存在云端供后人缅怀,让生命故事得已传承,这也是对逝者另外一种有意义的缅怀方式。
如何进行网上祭奠,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来操作,其实流程很简单,1分钟就可以完成。具体流程如下:
以心纪奠网上纪奠平台为例:
1、请点击上方按键“免费建馆”,输入逝者姓名,创建人手机号,输入验证码,点免费建纪念馆按钮即可完成建馆,最后保存好建馆二维码。
2、a、方法一:点微信右上角+号打开扫一扫,选择图片扫码,选中第一步保存的二维码。即可进入纪念馆。具体参考如下图:
b、方法二:或者点微信右上角+号选添加朋友,选公众号,在搜索框中输入“心纪奠”公众号,点击心纪奠关注,在底部输入框中输入逝者名字或手机号领取纪念馆即可。具体参考如下图:
3、进入纪念馆后,可以上传逝者相片,视频,邀请亲友一起来追思缅怀,同时可以选择相关祭品,如冥币、香箔,蜡烛、鲜花等进行在线祭拜、祈福。
挽联可以写什么内容
1、哀悼之情:直接表达对逝者离世的悲痛与不舍,如“痛失良师,心如刀割”、“悲哉吾友,永别尘寰”等。
2、缅怀逝者:回忆逝者的生平事迹,强调其在生前的贡献与成就,如“一生奉献,功在千秋”、“才华横溢,德高望重”等。
3、品德赞誉:赞扬逝者的道德品质与人格魅力,如“清廉正直,两袖清风”、“仁爱之心,泽被后世”等。
4、寄托哀思: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与缅怀,同时寄托对逝者家属的慰问与关怀,如“音容宛在,思念绵绵”、“节哀顺变,珍重身体”等。
5、展望未来:虽然逝者已去,但可以通过挽联表达对其精神与遗志的继承与发扬,如“遗志永存,激励后人”、“精神不灭,照耀前程”等。
以下是一些挽联的示例内容:
-上联:慈心永驻,风范长存昭日月
-下联:厚德载物,英名远播耀乾坤
-横批:德高望重
-上联:一世英名传四海
-下联:千秋功业照人间
-横批:流芳百世
挽联为什么叫挽联
一、挽联的起源
挽联最初源于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古代挽歌里的联语。挽歌是古代安葬逝者时,参加葬礼者唱和的哀歌。在古代送葬时,要执绋挽丧车缓慢前行,故称“挽”或“輓”,并将所唱的哀乐称为挽歌。挽歌里有一些联语,这些联语被书写下来“悬之丧幄”,这便是挽联出现的最初形式。随着文化的发展,挽联逐渐演化为一种独特且重要的文学形式和文化符号,被广泛流传和使用。
二、挽联的命名缘由
1、“挽”字的含义:在挽联的命名中,“挽”字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动词,表示拉、引的动作,更在丧葬文化中引申为对逝者的哀悼和缅怀。通过“挽”字,人们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悲痛与不舍,以及对逝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追忆与敬仰。
2、对联的形式:挽联作为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其命名也体现了对联的基本特点。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由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也相互关联的句子组成。挽联同样遵循这一形式,上下联之间讲求对仗工整、平仄和谐,辞意相对相辅,句式对偶,字数相等。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使得挽联在表达哀悼之情时更加凝练而富有韵味。
3、专用性与特定场合: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具有鲜明的专用性和特定场合性。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其命名上,“挽联”一词直接点明了其用途和场合,即用于挽悼逝者、寄托哀思的对联。
照片会泛黄,手机会坏会丢失,头脑中的记忆会日渐模糊,可以尝试点击按键“免费建馆”,为逝去亲人创建一个永久免费纪念馆。将逝者一生的印记保存起来,30年、50年、子孙后代都可以看到逝者的事迹,同时也可以采取网上祭奠的方式进行在线缅怀、在线追思,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这也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和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