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创造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在各个历史时期,郑姓人员都有大量的繁衍,人口不断地增多。
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辅佐周平王,东迁到洛阳建立了东周,郑武公也跟着搬了家,新郑由此诞生,战国时被韩国所灭,子孙后代散居到河南大部和山东、安徽等地,有东郑(山东)、南郑(汉中)之说。
十九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二十四世孙南迁到浙江会稽山阴;二十七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有的到了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地;二十九世孙郑宾迁到山东高密;三十一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到咸阳。
郑姓大举南迁是在永嘉之乱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郑姓。
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移民福建时,河南郑姓有人随之。唐末,河南古始郑姓又有人随王潮、王审入闽。明末清初时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郑森)的祖先就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搬到海外始于清朝,现分布在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历史上专治经学的学者中,有十分著名的“二郑”,指的是郑众和郑玄,而以郑玄所享名气为盛。
郑玄,字康成,山东高密人,公元127——200年,远祖是郑国,由诸城县长城岭迁居高密县西南郑宫,他一生沉浸诸经,所注之经书有:易、诗、书、礼、礼仪、论证、孝经、尚书大传等……,是一位名实相符的大学者,不但在兵荒马乱的东汉末年享有盛名,就是现在也备受后人敬仰,国家对郑玄的评价很高,在高密市西北五十里的双羊镇西店村西,建有郑玄墓和郑公祠,属省级文物古迹保护区。